“枯木無枝不記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枯木無枝不記年”全詩
南遷不折知非妄,未老求閑愈覺賢。
屢出詩章新管龠,偶開畫卷小山川。
簿書填委慚君甚,撥去歸來粗了眠。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次韻王定國見贈》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王定國見贈》是一首宋代蘇轍創作的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枯木無枝不記年,
寒灰誰遣強吹然。
南遷不折知非妄,
未老求閑愈覺賢。
屢出詩章新管龠,
偶開畫卷小山川。
簿書填委慚君甚,
撥去歸來粗了眠。
中文譯文:
枯木沒有枝葉也能記住歲月的流轉,
冷灰又有誰能強行吹起。
南遷之路并非空想,
并非老去只是尋求寧靜更顯睿智。
時常創作新的詩文,新的管弦樂曲,
偶爾展開畫卷,描繪小山小川。
對于繁瑣的事務填滿書冊,讓我為你感到慚愧,
然而一旦放下這些,歸來后的睡眠更為安詳。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蘇轍的一種心境和人生感悟。首先,詩人通過"枯木無枝不記年,寒灰誰遣強吹然"這兩句詩,表達了歲月的流轉和時光的無情。枯木和寒灰象征著凋敝和冷寂,暗示了人生的無常和虛無。接著,詩人寫到自己南遷的經歷,表明自己并非一味逃避現實,而是尋求內心的寧靜和智慧。他追求的不僅是物質上的安逸,更是一種精神層面的追求。他通過創作詩文和音樂,以及繪畫山川,表達了自己對美的追求和對生活的熱愛。最后,他承認自己在瑣碎的事務和官場中被填滿了書冊,感到慚愧。然而,一旦放下這些繁瑣,他歸來后的睡眠卻更加安詳,這暗示了他在寧靜中獲得了內心的平靜和滿足。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表達內心感受,展現了蘇轍對于生活的思考和追求。他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對歲月流轉的感慨、對內心寧靜的追求以及對美的追求,展示了一種明理達性的境界。這首詩詞在表達情感的同時,也給人以啟迪,讓人思考人生的意義和價值。
“枯木無枝不記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wáng dìng guó jiàn zèng
次韻王定國見贈
kū mù wú zhī bù jì nián, hán huī shuí qiǎn qiáng chuī rán.
枯木無枝不記年,寒灰誰遣強吹然。
nán qiān bù zhé zhī fēi wàng, wèi lǎo qiú xián yù jué xián.
南遷不折知非妄,未老求閑愈覺賢。
lǚ chū shī zhāng xīn guǎn yuè, ǒu kāi huà juàn xiǎo shān chuān.
屢出詩章新管龠,偶開畫卷小山川。
bù shū tián wěi cán jūn shén, bō qù guī lái cū le mián.
簿書填委慚君甚,撥去歸來粗了眠。
“枯木無枝不記年”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