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道更三黜”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直道更三黜”全詩
直道更三黜,平生惟一心。
家風來自遠,國論老彌深。
令德真如玉,泥沙枉見侵。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范丞相堯夫挽詞二首》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范丞相堯夫挽詞二首》是蘇轍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第一首:
持身守忠恕,臨事恥浮沉。
直道更三黜,平生惟一心。
家風來自遠,國論老彌深。
令德真如玉,泥沙枉見侵。
第二首:
風流云散后,霜露又相侵。
百憂催白發,萬事費青春。
忠心無改日,孝義有馀親。
借問行人處,愁云何處人?
詩意:
這首詩詞是蘇轍寫給范仲淹的挽詞,表達了對范仲淹的贊頌和哀悼之情。范仲淹是宋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學家,他以其忠誠、正直和深思熟慮的才能而著稱。詩中,蘇轍稱頌了范仲淹的品德和行為,贊揚他一生堅守忠誠和恕道的精神,不畏艱險、不為浮沉所動。范仲淹堅守正直的原則,三次被貶黜,但他依然堅持自己的信念,保持一顆純粹的心。他的家庭教育和治國理政的智慧使得他的聲望深入人心,他的美德就像珍貴的玉石一樣純潔,不受塵埃的侵蝕。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對范仲淹的崇敬和悼念之情。蘇轍通過贊美范仲淹的忠誠和正直,強調了品德高尚的重要性和對道德價值的堅守。范仲淹在政治生涯中遭受了挫折和困境,但他從未放棄自己的原則和信念,始終保持著一顆堅定的心。詩中所提到的"家風"和"國論"指的是范仲淹的家庭教育和治國理政的智慧,這些都是他堅守忠誠和恪守道義的重要源泉。最后兩句"令德真如玉,泥沙枉見侵"表達了范仲淹的美德純潔無瑕,不受外界世俗的侵蝕。整首詩既是對范仲淹的贊美,也是對忠誠和正直精神的頌揚,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直道更三黜”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àn chéng xiàng yáo fū wǎn cí èr shǒu
范丞相堯夫挽詞二首
chí shēn shǒu zhōng shù, lín shì chǐ fú chén.
持身守忠恕,臨事恥浮沉。
zhí dào gèng sān chù, píng shēng wéi yī xīn.
直道更三黜,平生惟一心。
jiā fēng lái zì yuǎn, guó lùn lǎo mí shēn.
家風來自遠,國論老彌深。
lìng dé zhēn rú yù, ní shā wǎng jiàn qīn.
令德真如玉,泥沙枉見侵。
“直道更三黜”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四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