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柳蕭條漁市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煙柳蕭條漁市遠”全詩
青天圖畫四山合,白晝雷霆百步喧。
煙柳蕭條漁市遠,汀洲蒼莽白鷗翻。
客舟何事來匆草,逆上波濤吐復吞。
分類:
作者簡介(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李邦直見邀終日對臥南城亭上二首》蘇轍 翻譯、賞析和詩意
《李邦直見邀終日對臥南城亭上二首》是蘇轍創作的一首詩詞,描繪了南城亭上的景色和一位名叫李邦直的客人情景。
中文譯文:
一徑坡陀草木間,
孤亭勝絕俯川原。
青天圖畫四山合,
白晝雷霆百步喧。
煙柳蕭條漁市遠,
汀洲蒼莽白鷗翻。
客舟何事來匆草,
逆上波濤吐復吞。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南城亭的景色和李邦直的到訪情景。詩中通過描寫自然景觀和人物行動,展示了作者對南城亭的喜愛和對客人的思念之情。
首先,詩人描述了一條坡陀小徑,穿過茂密的草木。這條小徑通向南城亭,孤立在俯瞰川原的位置,獨具勝景。
接下來,詩人用"青天圖畫四山合"來形容南城亭所在的天空,描繪出明亮而廣闊的氛圍。"白晝雷霆百步喧"形象地表達了雷聲的嘈雜,給予讀者一種震撼和生動的感覺。
詩中還描繪了遠處的煙柳蕭條和漁市的景象,以及汀洲上蒼莽的景色和翻飛的白鷗。這些景物的描繪增加了詩詞的層次感,豐富了讀者的想象力。
最后兩句描述了李邦直匆忙而來的情景,"客舟何事來匆草,逆上波濤吐復吞"。這里的客舟象征著李邦直的到來,作者通過描寫舟行逆流、波濤翻滾的景象,表達了自己對李邦直的思念和期盼。
整首詩詞以其生動的描寫和對景物的情感表達,展現了蘇轍細膩的觀察力和情感表達能力。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人物情景,詩詞中融入了對客人的期待和思念之情,給予讀者一種富有詩意的感受。
“煙柳蕭條漁市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ǐ bāng zhí jiàn yāo zhōng rì duì wò nán chéng tíng shàng èr shǒu
李邦直見邀終日對臥南城亭上二首
yī jìng pō tuó cǎo mù jiān, gū tíng shèng jué fǔ chuān yuán.
一徑坡陀草木間,孤亭勝絕俯川原。
qīng tiān tú huà sì shān hé, bái zhòu léi tíng bǎi bù xuān.
青天圖畫四山合,白晝雷霆百步喧。
yān liǔ xiāo tiáo yú shì yuǎn, tīng zhōu cāng mǎng bái ōu fān.
煙柳蕭條漁市遠,汀洲蒼莽白鷗翻。
kè zhōu hé shì lái cōng cǎo, nì shàng bō tāo tǔ fù tūn.
客舟何事來匆草,逆上波濤吐復吞。
“煙柳蕭條漁市遠”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三阮 (仄韻) 去聲十四愿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