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欲休人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漸欲休人事”全詩
伴魚浮水上,看鶴向林間。
寺古秋仍早,松深暮更閑。
月中隨道友,夜夜坐空山。
分類:
作者簡介(盧綸)

盧綸(約737-約799),字允言,唐代詩人,大歷十才子之一,漢族,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濟縣)人。天寶末舉進士,遇亂不第;代宗朝又應舉, 屢試不第。大歷六年,宰相元載舉薦,授閿鄉尉;后由王縉薦為集賢學士,秘書省校書郎,升監察御史。出為陜府戶曹、河南密縣令。后元載、王縉獲罪,遭到牽連。德宗朝復為昭應令,又任河中渾瑊元帥府判官,官至檢校戶部郎中。有《盧戶部詩集》。
《大梵山寺院奉呈趣上人趙中丞》盧綸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大梵山寺院奉呈趣上人趙中丞
才欲休人事,僧房學閉關。
伴魚浮水上,看鶴向林間。
寺古秋仍早,松深暮更閑。
月中隨道友,夜夜坐空山。
中文譯文:
剛想放下人間煩事,來到僧房修行閉關。
伴著魚兒在水面上漂浮,看見鶴兒飛入林間。
寺廟古老,秋天依然很早,松樹濃密,黃昏更加寧靜。
與道友一起在月光下,在空山里度過夜夜。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離開塵世煩惱,選擇隱居寺廟閉關修行的場景。詩人用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他對人間煩惱的拋卻,對自然的觀察和對夜晚的沉思。
首句“才欲休人事,僧房學閉關”,表達了詩人剛剛有了放下塵事的念頭,決定進入僧房修行閉關。他希望通過閉關修行來舍棄人世間的煩惱與俗事。
第二句“伴魚浮水上,看鶴向林間”,通過描繪伴魚漂浮在水上和鶴兒飛入林間,表現了自然界的寧靜和自由。詩人以此對照自己的離世情懷,尋求心靈的寧靜與自由。
第三句“寺古秋仍早,松深暮更閑”,描繪了古寺中松樹濃密的景象,以及黃昏時分的安寧與寧靜。這種環境使得詩人在修行中更加專注和沉靜。
最后兩句“月中隨道友,夜夜坐空山”,描繪了詩人與道友一起在月光下共修的場景,以及他夜夜都坐在空山之中。這表達了詩人在寂靜的夜晚中,與友人一起感受自然的寧靜和支持,進一步加深了他的修行心境。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生動的描寫,傳達了詩人對離世修行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對自然環境的贊美與感慨。整體氛圍寧靜、凝重,給人以思索和平靜的感受。
“漸欲休人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à fàn shān sì yuàn fèng chéng qù shàng rén zhào zhōng chéng
大梵山寺院奉呈趣上人趙中丞
jiàn yù xiū rén shì, sēng fáng xué bì guān.
漸欲休人事,僧房學閉關。
bàn yú fú shuǐ shàng, kàn hè xiàng lín jiān.
伴魚浮水上,看鶴向林間。
sì gǔ qiū réng zǎo, sōng shēn mù gèng xián.
寺古秋仍早,松深暮更閑。
yuè zhōng suí dào yǒu, yè yè zuò kōng shān.
月中隨道友,夜夜坐空山。
“漸欲休人事”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