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濁水秦渠通渭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濁水秦渠通渭急”全詩
鶯啼遠墅多從柳,人哭荒墳亦有花。
濁水秦渠通渭急,黃埃京洛上原斜。
驅車西近長安好,宮觀參差半隱霞。
分類:
作者簡介(盧綸)

盧綸(約737-約799),字允言,唐代詩人,大歷十才子之一,漢族,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濟縣)人。天寶末舉進士,遇亂不第;代宗朝又應舉, 屢試不第。大歷六年,宰相元載舉薦,授閿鄉尉;后由王縉薦為集賢學士,秘書省校書郎,升監察御史。出為陜府戶曹、河南密縣令。后元載、王縉獲罪,遭到牽連。德宗朝復為昭應令,又任河中渾瑊元帥府判官,官至檢校戶部郎中。有《盧戶部詩集》。
《寒食》盧綸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寒食》是唐代文學家盧綸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孤客飄飄歲載華,
況逢寒食倍思家。
鶯啼遠墅多從柳,
人哭荒墳亦有花。
濁水秦渠通渭急,
黃埃京洛上原斜。
驅車西近長安好,
宮觀參差半隱霞。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孤獨客人在寒食節時的思鄉之情。詩中表達了對家鄉的思念,同時也展現了大自然和人類生命的變幻。
賞析:
這首詩以寒食節為背景,通過寫景與抒懷相結合的手法,表達了詩人對家鄉的思鄉之情。詩的前兩句“孤客飄飄歲載華,況逢寒食倍思家。”表達了詩人身在他鄉,倍感思鄉之苦。接下來的兩句“鶯啼遠墅多從柳,人哭荒墳亦有花。”通過對鶯鳥啼叫和人們哭泣的描寫,傳達了生命的繼續與變幻,以及人類情感的復雜性。
接下來的兩句“濁水秦渠通渭急,黃埃京洛上原斜。”描繪了黃河的渾濁以及秦渠和渭河的湍急,通過這些景色的描繪,進一步強調了歲月的流轉和時光的飛逝。
最后兩句“驅車西近長安好,宮觀參差半隱霞。”則描繪了詩人驅車向西接近長安的情景,長安作為當時的首都,象征著繁華與榮耀。宮觀參差半隱在霞光中,給人以一種夢幻般的感覺,同時也展示了長安城的壯麗景色。
整首詩通過對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觀的描繪,表達了詩人懷鄉之情,以及對時光流轉和生命變幻的思考。它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示了唐代詩歌的特點,同時也表達了人類情感和生命的脆弱與堅韌。
“濁水秦渠通渭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án shí
寒食
gū kè piāo piāo suì zài huá, kuàng féng hán shí bèi sī jiā.
孤客飄飄歲載華,況逢寒食倍思家。
yīng tí yuǎn shù duō cóng liǔ,
鶯啼遠墅多從柳,
rén kū huāng fén yì yǒu huā.
人哭荒墳亦有花。
zhuó shuǐ qín qú tōng wèi jí, huáng āi jīng luò shàng yuán xié.
濁水秦渠通渭急,黃埃京洛上原斜。
qū chē xī jìn cháng ān hǎo, gōng guàn cēn cī bàn yǐn xiá.
驅車西近長安好,宮觀參差半隱霞。
“濁水秦渠通渭急”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四緝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