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怎么讀 渭的意思

漢字 | 渭 |
---|---|
讀音 |
|
注音 | ㄨㄟˋ |
部首 | [氵] 三點水 |
筆畫 | 總筆畫:12 部外:9 |
異體字 |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6E2D |
其它編碼 | 五筆:ileg 倉頡:ewb 鄭碼:vkq 四角:36127 |
筆順編碼 | 441251212511 |
筆順筆畫 | 丶丶一丨フ一丨一丨フ一一 |
筆順名稱 | 點 點 提 豎 橫折 橫 豎 橫 豎 橫折鉤 橫 橫 |
渭字的意思
渭河,水名。黃河主要支流。發源于甘肅渭源縣,向東橫貫陜西中部,到潼關入黃河,長818千米。下游渠道縱橫,富灌溉之利。
渭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渭
wèi ㄨㄟˋ
◎ 〔渭河〕水名,源出中國甘肅省,流入陜西省,會涇水入黃河。
英語 name of a river in Shanxi
法語 (nom d'une rivière)?
渭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渭 Wèi
〈名〉
(1) 水名 [Wei River]。源出甘肅省渭源縣鳥鼠山,流經陜西省與涇河、北洛河會合,至潼關縣入黃河,長810公里。流域為關中平原。如:渭川(即渭水。亦泛指渭水流域);渭川千畝(言竹之繁茂);渭陽(指舅父)
(2) 古州名 [Wei prefecture]
(3) 北魏莊帝置。清代為鞏昌府,治所在今甘肅省隴西縣西南
(4) 遼置,在今遼寧省黑山縣境
渭字的辭典解釋
參見「渭河 」條。
康熙字典解釋
渭【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畫:13畫,部外筆畫:9畫
《廣韻》《集韻》《韻會》??于貴切,音胃。水名。《春秋·說題辭》渭之爲言布也。《說文》水出隴西首陽渭首亭南谷。《周禮·夏官·職方氏》雍州,其浸渭洛。《書·禹貢》導渭自鳥?同穴。
又州名。《廣韻》秦始置隴西郡,後魏置渭州。《廣輿記》今爲鞏昌府。
又府有通渭縣。
又渭源縣,屬臨洮。渭南縣,屬西安。
又濩渭,衆波聲。《木華·海賦》瀖泋濩渭。
又《埤蒼》沸渭,不安貌。《王褒·洞簫賦》若雷霆輘鞫,佚豫以沸渭。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渭【卷十一】【水部】
水。出隴西首陽渭首亭南谷,東入河。從水胃聲。杜林說。《夏書》以爲出鳥鼠山。雝州浸也。云貴切
說文解字注
(渭)渭水。出隴西首陽渭首亭南谷。東南入河。隴西郡首陽、二志同。首陽縣、今甘肅蘭州府渭源縣當是其地。禹貢曰。道渭自鳥鼠同穴。入于河。前志首陽下曰。禹貢鳥鼠同穴山在西南。渭水所出。東至船司空入河。過郡四。行千八百七十里。雍州寖。過郡四者、天水扶風京兆馮翊也。水經曰。渭水出隴西首陽縣渭谷亭南鳥鼠山。?曰。渭水出隴西首陽縣首陽山渭首亭南谷。山在鳥鼠山西北。縣有高城嶺。嶺上有城。號渭源城。渭水出焉。東北流逕首陽縣西與別源合。別源出鳥鼠山渭水谷。禹貢所謂渭出鳥鼠者也。按酈注葢本說文。較說文多首陽山三字。疑今說文奪去。酈依說文、故以首陽山南谷與鳥鼠山爲二。以今地志言之。皆在渭源縣西。相歫甚近。今渭水出此。經鞏昌府及寧遠縣、伏羌縣、秦安縣、秦州、淸水縣、寳雞縣、岐山縣、扶風縣、武功縣、盩庢縣、鄠縣、咸陽縣、西安府、臨潼縣、高陵縣、渭南縣、朝邑縣。至華陰縣北。入於河。古所謂渭汭。左傳閔二年。虢公敗犬戎於渭隊。服虔曰。隊謂汭也。杜預本作渭汭。從水。胃聲。云貴切。十五部。洞簫賦注引埤蒼沸渭、不安皃。杜林說夏書。五字句。?爲出鳥鼠山。後漢書杜林傳曰。林於西州得漆書古文尙書一卷。雖遭艱困。握持不離。出以示衞宏、徐巡等。宏、巡益重之。於是古文遂行。此云杜林說夏書、謂林說古文尙書禹貢也。云?爲出鳥鼠山者、冡上省文。謂杜云渭水出隴西首陽縣之鳥鼠山。鳥鼠山與首陽山南谷同縣而異地。故別爲異說也。雝州濅。職方氏文。鄭曰。浸、可以爲陂灌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