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華合為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太華合為碑”全詩
至道雖無跡,玄言尚有時。
亂飛云似覓,不食鶴應悲。
獨繞空壇下,山風動紫芝。
分類:
《留題華山陳先生舊隱》魏野 翻譯、賞析和詩意
《留題華山陳先生舊隱》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魏野。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先生亡不朽,太華合為碑。
至道雖無跡,玄言尚有時。
亂飛云似覓,不食鶴應悲。
獨繞空壇下,山風動紫芝。
詩意:
這首詩詞是作者對華山陳先生舊隱的留題。詩人表達了對陳先生的敬仰和思念之情,以及對道家思想的謳歌。
賞析:
詩的第一句,"先生亡不朽,太華合為碑",表達了詩人對陳先生的敬仰之情。陳先生已經去世,但他的精神和貢獻將永遠流傳下去,華山為他立碑紀念,以示不朽。
接下來的兩句,"至道雖無跡,玄言尚有時",表達了對道家思想的推崇。詩人認為,即使真正的道不可見,但深奧的言辭仍然有時代的價值和影響力。這種思想上的抒發,顯示了詩人對于精神世界的關注和追求。
第四句,"亂飛云似覓,不食鶴應悲",運用了象征手法。詩人以亂飛的云和不食的孤鶴來暗示人們在世間追求功名利祿之時,有時會迷失自我,而不再追求更高的境界。詩人認為這是令人悲哀的。
最后兩句,"獨繞空壇下,山風動紫芝",描繪了詩人獨自在華山空壇下徜徉的情景。山風吹動著紫芝,給人一種寧靜和超脫塵世的感覺。這里通過景物的描寫,突出了詩人內心的寧靜和對道的追求。
整首詩詞通過對陳先生的敬仰、對道家思想的贊美,以及對現實世界的反思,表達了詩人對理想境界和超越塵世的向往。同時,山水景物的描寫也為詩詞增添了一種寧靜和超然的意境。整體上,這首詩詞既有寓意深遠的哲思,又有優美的表達和藝術性的描寫,具有一定的審美價值。
“太華合為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iú tí huà shān chén xiān shēng jiù yǐn
留題華山陳先生舊隱
xiān shēng wáng bù xiǔ, tài huá hé wéi bēi.
先生亡不朽,太華合為碑。
zhì dào suī wú jī, xuán yán shàng yǒu shí.
至道雖無跡,玄言尚有時。
luàn fēi yún shì mì, bù shí hè yīng bēi.
亂飛云似覓,不食鶴應悲。
dú rào kōng tán xià, shān fēng dòng zǐ zhī.
獨繞空壇下,山風動紫芝。
“太華合為碑”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