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眠耿耿望青霄”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無眠耿耿望青霄”全詩
月魄嬋娟烏繞樹,河流清淺鵲成橋。
云輕天上榆花沒,風細爐中麝炷飄。
寂寞堪憐觀渡女,無眠耿耿望青霄。
分類:
作者簡介(楊億)

楊億(974—1020)北宋文學家,“西昆體”詩歌主要作家。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屬福建浦城縣)人。年十一,太宗聞其名,詔送闕下試詩賦,授秘書省正字。淳化中賜進士,曾為翰林學士兼史館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氣節,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準抵抗遼兵入侵。又反對宋真宗大興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動。卒謚文,人稱楊文公。
《七夕》楊億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七夕》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楊億。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金壺漏滴正迢迢,
靈匹相從在此宵。
月魄嬋娟烏繞樹,
河流清淺鵲成橋。
云輕天上榆花沒,
風細爐中麝炷飄。
寂寞堪憐觀渡女,
無眠耿耿望青霄。
譯文:
金壺中的滴水聲正緩緩流淌,
兩匹神馬在這個夜晚相隨。
明亮的月光灑在樹上,
烏鴉圍繞著橋飛舞。
輕云在天空中飄動,擋住了榆花的光芒,
微風輕拂爐中的麝香飄蕩。
孤獨的觀渡女子可憐己境,
輾轉難眠,一直望著天空。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七夕節(中國傳統情人節)的夜晚景象,以及一個寂寞的女子的內心感受。
詩中的金壺漏滴聲代表時間的流逝,暗示夜晚的漸漸深入。靈匹指的是傳說中的牽牛星和織女星,象征著牛郎和織女兩位相愛卻分隔天河的神話人物。這里作者說它們在這個夜晚相隨,暗示了七夕節牽牛織女相會的浪漫傳說。
詩中的月光灑在樹上,烏鴉圍繞著橋飛舞,描繪了一個美麗的夜晚景象。河流清淺,烏鴉成橋的意象,象征著天河上的鵲橋,這是傳說中牽牛織女相會的地方。
接著,詩中描述了天空中的云輕飄渺,擋住了榆花的光芒,風輕拂著爐中飄蕩的麝香。這些描寫增添了詩的意境和情感色彩。
最后,詩中出現了一個觀渡女的形象,她孤獨而寂寞,夜晚無眠,一直望著天空。她可能是指那些因為牽牛織女相會而心生羨慕和寂寞的女子。她的形象代表了無法與愛人相聚的思念和孤獨,也表達了對浪漫的向往和心靈的苦悶。
整首詩通過描繪夜晚的景象和觀渡女的內心感受,表達了七夕節的浪漫和思念之情。詩中運用了自然景物和神話傳說的元素,展現了作者對愛情和心靈境界的感悟,給人以深深的思索和共鳴。
“無眠耿耿望青霄”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ī xī
七夕
jīn hú lòu dī zhèng tiáo tiáo, líng pǐ xiāng cóng zài cǐ xiāo.
金壺漏滴正迢迢,靈匹相從在此宵。
yuè pò chán juān wū rào shù, hé liú qīng qiǎn què chéng qiáo.
月魄嬋娟烏繞樹,河流清淺鵲成橋。
yún qīng tiān shàng yú huā méi, fēng xì lú zhōng shè zhù piāo.
云輕天上榆花沒,風細爐中麝炷飄。
jì mò kān lián guān dù nǚ, wú mián gěng gěng wàng qīng xiāo.
寂寞堪憐觀渡女,無眠耿耿望青霄。
“無眠耿耿望青霄”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