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浮太白須判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連浮太白須判醉”全詩
天轉玉繩星落落,風傳銀箭漏迢迢。
連浮太白須判醉,促駕鳴騶又趁朝。
月落烏啼人散后,衣香數日未能銷。
分類:
作者簡介(楊億)

楊億(974—1020)北宋文學家,“西昆體”詩歌主要作家。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屬福建浦城縣)人。年十一,太宗聞其名,詔送闕下試詩賦,授秘書省正字。淳化中賜進士,曾為翰林學士兼史館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氣節,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準抵抗遼兵入侵。又反對宋真宗大興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動。卒謚文,人稱楊文公。
《夜宴》楊億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夜宴》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楊億。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華堂高宴卜良宵,
賓客當筵斗珥貂。
天轉玉繩星落落,
風傳銀箭漏迢迢。
連浮太白須判醉,
促駕鳴騶又趁朝。
月落烏啼人散后,
衣香數日未能銷。
譯文:
在華麗的宴堂里預測美好的夜晚,
賓客們在宴席上爭奇斗艷,佩戴著珍貴的貂皮飾品。
天空轉動,星星點點地落下,
微風傳遞著銀箭的聲音,流傳很遠。
連續幾次抬頭看見太白(指金星),感覺有些醉意,
急促地趕車,馬嘶又趁早晨。
月落之后,烏鴉啼叫,人們散去,
衣裳上的香氣幾天都未能散去。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高雅的夜宴場景,展現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生活和情趣。華堂高宴指的是豪華的宴會廳,預測良宵則表達了對這個夜晚的美好期待。
詩中提到賓客們佩戴著珍貴的貂皮飾品,在宴席上爭奇斗艷,反映了當時社交場合上的繁華和奢靡。天空轉動,星星點點地落下,以及風傳遞銀箭的聲音,營造了夜晚的寧靜和神秘感。
詩中的太白指的是金星,連浮太白須判醉說明詩人在夜宴中喝了不少酒,感覺有些醉意。而促駕鳴騶又趁朝則描繪了宴會結束后,詩人匆忙地趕回家,聽到馬嘶聲的遠去。
最后,詩中提到月落之后,烏鴉啼叫,人們散去,衣裳上的香氣幾天都未能散去。這里通過烏鴉的啼叫和人們離去,表達了宴會的結束,夜晚的平靜。
整首詩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夜宴的場景,通過對細節的描寫,展現了宋代士大夫階層的生活方式和情趣,同時也表達了對美好時刻的珍惜和對繁華世界的一種思考與感慨。
“連浮太白須判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è yàn
夜宴
huá táng gāo yàn bo liáng xiāo, bīn kè dāng yán dòu ěr diāo.
華堂高宴卜良宵,賓客當筵斗珥貂。
tiān zhuǎn yù shéng xīng luò luò, fēng chuán yín jiàn lòu tiáo tiáo.
天轉玉繩星落落,風傳銀箭漏迢迢。
lián fú tài bái xū pàn zuì, cù jià míng zōu yòu chèn cháo.
連浮太白須判醉,促駕鳴騶又趁朝。
yuè luò wū tí rén sàn hòu, yī xiāng shù rì wèi néng xiāo.
月落烏啼人散后,衣香數日未能銷。
“連浮太白須判醉”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