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哺知干萬乘君”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反哺知干萬乘君”全詩
南國生芻人比玉,梁園修竹賦凌云。
堵墻看試三公府,反哺知干萬乘君。
賜告歸寧來別我,亭臯木葉正紛紛。
分類:
作者簡介(楊億)

楊億(974—1020)北宋文學家,“西昆體”詩歌主要作家。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屬福建浦城縣)人。年十一,太宗聞其名,詔送闕下試詩賦,授秘書省正字。淳化中賜進士,曾為翰林學士兼史館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氣節,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準抵抗遼兵入侵。又反對宋真宗大興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動。卒謚文,人稱楊文公。
《晏殊奉禮歸寧》楊億 翻譯、賞析和詩意
《晏殊奉禮歸寧》是宋代詩人楊億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垂髫婉變便能文,
驥子蘭筋逈不群。
南國生芻人比玉,
梁園修竹賦凌云。
堵墻看試三公府,
反哺知干萬乘君。
賜告歸寧來別我,
亭皋木葉正紛紛。
詩意:
這首詩通過描寫晏殊(楊億的字)回歸家鄉的場景,表達了對晏殊才華出眾和為國家效力的贊美之情。詩人稱贊晏殊自幼聰慧,才華出眾,即使是年幼時也能寫出優美的文章。他的才華就像一匹卓越的駿馬,而他的品德高尚卻遠非常人可比。晏殊在南國出生,卻像玉一樣珍貴,與眾不同。他在梁園修竹,寫下了富有創意的詩篇,讓人贊嘆不已。他曾到三公府(指朝廷官員的宅邸)觀看考試,以此考察人才,他也以此表達了自己對國家的忠誠。現在,他被賜予歸寧的消息,即將離開我(詩人)了。在亭皋(指園中的亭子和高地)上,樹葉紛紛飄落,象征著季節的變遷和詩人內心的離別之情。
賞析:
這首詩以寫景的方式,將晏殊的才華和品德進行了贊美。詩中使用了一些象征性的意象,如驥子和蘭筋,來形容晏殊的卓越才能和高尚品德。詩人通過描繪晏殊在南國修竹的場景,表達了他對晏殊創作才華的贊嘆。晏殊在三公府觀看考試,并將這一行為與知干萬乘君的反哺之義相聯系,體現了他對國家的忠誠和為國家盡職盡責的精神。最后,詩人以亭皋木葉的紛紛飄落來象征詩人與晏殊的離別之情,給整首詩增添了一絲憂傷的色彩。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對楊億朋友晏殊的崇敬和離別之情,同時通過景物的描繪和象征的運用,展現了晏殊才華出眾、品德高尚的形象,使讀者在欣賞詩詞的同時也能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思考。
“反哺知干萬乘君”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àn shū fèng lǐ guī níng
晏殊奉禮歸寧
chuí tiáo wǎn biàn biàn néng wén, jì zi lán jīn jiǒng bù qún.
垂髫婉變便能文,驥子蘭筋逈不羣。
nán guó shēng chú rén bǐ yù, liáng yuán xiū zhú fù líng yún.
南國生芻人比玉,梁園修竹賦凌云。
dǔ qiáng kàn shì sān gōng fǔ, fǎn bǔ zhī gàn wàn shèng jūn.
堵墻看試三公府,反哺知干萬乘君。
cì gào guī níng lái bié wǒ, tíng gāo mù yè zhèng fēn fēn.
賜告歸寧來別我,亭臯木葉正紛紛。
“反哺知干萬乘君”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二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