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園宴喜期清夜”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西園宴喜期清夜”全詩
相識祇從拋竹馬,留歡長是膾金鱗。
西園宴喜期清夜,曲水追隨約暮春。
不到門牆欲旬浹,已應懸榻滿埃塵。
分類:
作者簡介(楊億)

楊億(974—1020)北宋文學家,“西昆體”詩歌主要作家。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屬福建浦城縣)人。年十一,太宗聞其名,詔送闕下試詩賦,授秘書省正字。淳化中賜進士,曾為翰林學士兼史館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氣節,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準抵抗遼兵入侵。又反對宋真宗大興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動。卒謚文,人稱楊文公。
《次韻和盛博士寄贈李四寺丞因以述懷》楊億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和盛博士寄贈李四寺丞因以述懷》是宋代楊億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錢郎滿腹貯精神,
坐上詩成壓倒人。
相識只從拋竹馬,
留歡長是膾金鱗。
西園宴喜期清夜,
曲水追隨約暮春。
不到門墻欲旬浹,
已應懸榻滿埃塵。
詩意:
這首詩詞是楊億寫給盛博士寄贈李四寺丞的回詩,表達了對友情的思念和珍視之情。詩中描述了詩人與盛博士的深厚友誼,從童年時期的拋竹馬開始相識,一直到如今,他們的友誼像珍貴的金鱗一樣持久。詩人期望能夠在清夜中與盛博士在西園相聚,享受宴會的喜悅,一同欣賞春天的曲水。然而,由于種種原因,詩人未能按時到達盛博士的門前,只能感嘆時間的飛逝和生活的忙碌。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示了楊億對友情的真摯感受。詩人通過回憶與盛博士從童年時期的友誼,展示了他們之間的深厚情誼。用"膾金鱗"形容友誼的珍貴和持久,以及"留歡長"表達了對友情的珍視和懷念之情。詩中的西園、清夜和曲水等意象,營造出一種寧靜、優美的環境,使讀者感受到了友情的美好和情感的交流。最后兩句"不到門墻欲旬浹,已應懸榻滿埃塵"表達了詩人未能及時與盛博士相會的遺憾和忙碌的生活狀態,增加了詩詞的情感厚重感。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感情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和思念之情,同時展示了他對于生活忙碌和時間流逝的感慨。
“西園宴喜期清夜”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hé shèng bó shì jì zèng lǐ sì sì chéng yīn yǐ shù huái
次韻和盛博士寄贈李四寺丞因以述懷
qián láng mǎn fù zhù jīng shén, zuò shàng shī chéng yā dǎo rén.
錢郎滿腹貯精神,坐上詩成壓倒人。
xiāng shí qí cóng pāo zhú mǎ, liú huān zhǎng shì kuài jīn lín.
相識祇從拋竹馬,留歡長是膾金鱗。
xī yuán yàn xǐ qī qīng yè, qǔ shuǐ zhuī suí yuē mù chūn.
西園宴喜期清夜,曲水追隨約暮春。
bú dào mén qiáng yù xún jiā, yǐ yīng xuán tà mǎn āi chén.
不到門牆欲旬浹,已應懸榻滿埃塵。
“西園宴喜期清夜”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二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