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遣府公吟思發”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更遣府公吟思發”全詩
千里山河臨劇郡,九天鴛鷺別通班。
樓經往圣回清蹕,路接邊夷獻白環。
版籍素多田賦錯,干戈初息羽書閑。
從軍上客彫龍藻,佐酒妖姬墮馬鬟。
更遣府公吟思發,中條新霽碧孱顏。
分類:
作者簡介(楊億)

楊億(974—1020)北宋文學家,“西昆體”詩歌主要作家。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屬福建浦城縣)人。年十一,太宗聞其名,詔送闕下試詩賦,授秘書省正字。淳化中賜進士,曾為翰林學士兼史館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氣節,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準抵抗遼兵入侵。又反對宋真宗大興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動。卒謚文,人稱楊文公。
《路學士知河中府》楊億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路學士知河中府》
朝代:宋代
作者:楊億
一麾新自海濱還,
又佩魚符入故關。
千里山河臨劇郡,
九天鴛鷺別通班。
樓經往圣回清蹕,
路接邊夷獻白環。
版籍素多田賦錯,
干戈初息羽書閑。
從軍上客彫龍藻,
佐酒妖姬墮馬鬟。
更遣府公吟思發,
中條新霽碧孱顏。
中文譯文:
出使歸來,我騎著新的馬匹從海濱返回,再次佩戴魚形符號進入熟悉的關隘。
千里山河都屬于劇郡,天空中的鴛鷺飛離了通行的班列。
樓閣經歷了圣人的巡幸,清蹕車馬回返,道路連接著邊境的夷族,獻上了白色的羊皮。
政府的文書中,田賦記錄常有錯誤,而戰爭已經初步平息,羽書閑置了下來。
作為從軍的客人,我雕刻著龍紋和花草的裝飾,在酒宴上助興,美艷的女子失去了馬鬃上的首飾。
更讓府公吟唱思緒發散,中條的新霽天使他的顏色更加嬌嫩。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士人的經歷和感受。他從海濱歸來,再次穿越故關,回到了熟悉的地方。詩中展現了山河、郡縣、樓閣、路途等景物,以及歷史的變遷和戰爭的平息。作者通過描寫士人的身份和經歷,表達了對歷史和社會的關注。
詩中提到的千里山河臨劇郡、九天鴛鷺別通班等句子,描繪了壯麗的自然景觀和鳥類遷徙的壯麗場景,表達了士人對自然之美的贊嘆和感受。樓經往圣回清蹕、路接邊夷獻白環等句子,則表達了士人與政治、邊境的聯系,以及對歷史的思考。
詩中還融入了一些細節和意象,如從軍上客彫龍藻、佐酒妖姬墮馬鬟等句子,展現了士人在社交場合中的娛樂和享樂,詩意顯得活潑而豐富。最后的府公吟思發、中條新霽碧孱顏等句子,則表達了士人的情感和對美的追求。
整體而言,這首詩通過豐富的描寫和細膩的意象,展現了士人的身份、經歷和感受,以及對歷史、自然和美的思考,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和文化內涵。
“更遣府公吟思發”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ù xué shì zhī hé zhōng fǔ
路學士知河中府
yī huī xīn zì hǎi bīn hái, yòu pèi yú fú rù gù guān.
一麾新自海濱還,又佩魚符入故關。
qiān lǐ shān hé lín jù jùn, jiǔ tiān yuān lù bié tōng bān.
千里山河臨劇郡,九天鴛鷺別通班。
lóu jīng wǎng shèng huí qīng bì, lù jiē biān yí xiàn bái huán.
樓經往圣回清蹕,路接邊夷獻白環。
bǎn jí sù duō tián fù cuò, gān gē chū xī yǔ shū xián.
版籍素多田賦錯,干戈初息羽書閑。
cóng jūn shàng kè diāo lóng zǎo, zuǒ jiǔ yāo jī duò mǎ huán.
從軍上客彫龍藻,佐酒妖姬墮馬鬟。
gèng qiǎn fǔ gōng yín sī fā, zhōng tiáo xīn jì bì càn yán.
更遣府公吟思發,中條新霽碧孱顏。
“更遣府公吟思發”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六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