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吏江城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試吏江城僻”全詩
風塵久為客,雷火近成龍,試吏江城僻,寧親嶺路重。
一廛期沒齒,樂土定相容。
分類:
作者簡介(楊億)

楊億(974—1020)北宋文學家,“西昆體”詩歌主要作家。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屬福建浦城縣)人。年十一,太宗聞其名,詔送闕下試詩賦,授秘書省正字。淳化中賜進士,曾為翰林學士兼史館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氣節,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準抵抗遼兵入侵。又反對宋真宗大興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動。卒謚文,人稱楊文公。
《吳航赴宜與簿》楊億 翻譯、賞析和詩意
《吳航赴宜與簿》是宋代詩人楊億的作品。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家住武夷峰,眉間道氣濃。
風塵久為客,雷火近成龍,
試吏江城僻,寧親嶺路重。
一廛期沒齒,樂土定相容。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述了詩人吳航離家赴宜與簿的情景。詩人家住在武夷山脈,眉宇間有著濃郁的道家氣息。他長時間游歷在外,受盡風塵之苦,如今他的名聲漸漸傳開,就像雷電逐漸變成一條巨龍。
吳航成為了江城的一個試吏,而這個江城相對較為偏僻。盡管如此,他仍然選擇了前往,寧愿去走重重山嶺的路。這表明他對職責的認真和執著,不畏艱險。
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的心境。他說自己已經度過了許多歲月,他渴望找到一個安身立命的樂土,一個可以與他的理想相契合的地方。這里的"一廛"指的是一段時間,"沒齒"意味著時光的流逝,"樂土"表示理想的境地,"定相容"表示尋找一個與自己相符的地方。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詩人吳航離家赴宜與簿的經歷,展現了他的執著和對理想的追求。詩人表達了對安身立命之地的渴望,同時也傳達了他對自己人生道路的堅定信念。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和鮮明的形象,表達了宋代士人的追求和人生態度,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試吏江城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ú háng fù yí yǔ bù
吳航赴宜與簿
jiā zhù wǔ yí fēng, méi jiān dào qì nóng.
家住武夷峰,眉間道氣濃。
fēng chén jiǔ wèi kè, léi huǒ jìn chéng lóng,
風塵久為客,雷火近成龍,
shì lì jiāng chéng pì, níng qīn lǐng lù zhòng.
試吏江城僻,寧親嶺路重。
yī chán qī méi chǐ, lè tǔ dìng xiāng róng.
一廛期沒齒,樂土定相容。
“試吏江城僻”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