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恨期年報政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深恨期年報政遲”全詩
一辭左掖鴛鸞侶,兩見南州橘柚垂。
酌醴不妨留客醉,飲冰長是畏人知。
頒條求瘼無他術,深恨期年報政遲。
分類:
作者簡介(楊億)

楊億(974—1020)北宋文學家,“西昆體”詩歌主要作家。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屬福建浦城縣)人。年十一,太宗聞其名,詔送闕下試詩賦,授秘書省正字。淳化中賜進士,曾為翰林學士兼史館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氣節,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準抵抗遼兵入侵。又反對宋真宗大興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動。卒謚文,人稱楊文公。
《次韻和潤州劉度支見寄之什》楊億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次韻和潤州劉度支見寄之什》是宋代楊億創作的,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卜隱林泉未有期,
春田耕事欲憑誰。
一辭左掖鴛鸞侶,
兩見南州橘柚垂。
酌醴不妨留客醉,
飲冰長是畏人知。
頒條求瘼無他術,
深恨期年報政遲。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楊億對于自己的境遇和政治抱負的思考和抒發。詩中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抒發個人情感,暗含對政治現實的不滿和期望。
賞析:
這首詩詞以自然景物和個人情感為線索,間接表達了作者對政治現實的不滿和期望。下面對每一句進行分析:
卜隱林泉未有期:
"卜隱"意為遙遠而隱蔽,"林泉"指山林和泉水,"未有期"表示沒有機會。這句詩表達了作者無法到達的遙遠山林和泉水之美,暗示了作者對自由和寧靜的向往。
春田耕事欲憑誰:
"春田"指春天的田地,"耕事"表示農耕的工作,"欲憑誰"表示不知道依靠誰。這句詩揭示了作者對自己辛勤勞作的困惑和不確定性,也反映了對于社會和政治環境的不滿。
一辭左掖鴛鸞侶:
"左掖"指宮中左邊的位置,"鴛鸞侶"表示皇帝和皇后。這句詩表達了作者放棄了宮廷生活,離開了皇帝和皇后的伴侶。這可能是作者對于政治腐敗和虛偽的不滿。
兩見南州橘柚垂:
"南州"指南方的地方,"橘柚"是柑橘類水果。這句詩表達了作者在南方地區多次見到橘柚垂落的景象。橘柚垂落是秋天的景象,可能暗示了作者對政治上的改革和希望的期待。
酌醴不妨留客醉:
"酌醴"指斟酌美酒,"留客醉"表示邀請客人留下來一同醉酒。這句詩表達了作者對于人生短暫的看法,認為應該盡情享受和留下美好的時刻。
飲冰長是畏人知:
"飲冰"表示冷靜面對困境,"長是畏人知"表示長時間地害怕別人知道。這句詩表達了作者在政治環境中保持冷靜和謹慎的態度,因為對政治權力的恐懼和不信任。
頒條求瘼無他術:
"頒條"指發出命令,"求瘼"表示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這句詩表達了作者對于政治改革的呼吁和希望,希望能夠解決社會問題和政治弊端,但卻無法找到其他可行的方法。
深恨期年報政遲:
"深恨"表示深深地懊悔和不滿,"期年報政遲"表示期待政治改革的結果卻遲遲未到。這句詩表達了作者對于政治改革進展緩慢的憤怒和失望,對于長期的政治問題的無奈和無能為力。
總體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抒發個人情感,間接抒發了作者對政治現實的不滿和期望。作者表達了對于自由、寧靜和政治改革的向往,同時也暗示了對于政治腐敗、虛偽和改革進展緩慢的不滿和憤怒。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和意境深遠的描寫,展現了宋代士人對于社會和政治現實的思考和反思,具有一定的時代意義。
“深恨期年報政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hé rùn zhōu liú dù zhī jiàn jì zhī shén
次韻和潤州劉度支見寄之什
bo yǐn lín quán wèi yǒu qī, chūn tián gēng shì yù píng shuí.
卜隱林泉未有期,春田耕事欲憑誰。
yī cí zuǒ yē yuān luán lǚ, liǎng jiàn nán zhōu jú yòu chuí.
一辭左掖鴛鸞侶,兩見南州橘柚垂。
zhuó lǐ bù fáng liú kè zuì, yǐn bīng zhǎng shì wèi rén zhī.
酌醴不妨留客醉,飲冰長是畏人知。
bān tiáo qiú mò wú tā shù, shēn hèn qī nián bào zhèng chí.
頒條求瘼無他術,深恨期年報政遲。
“深恨期年報政遲”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