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衣舊巷共經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烏衣舊巷共經過”全詩
樽中酒淥寧辭醉,梁上塵飛祇欠歌。
坐聽禁城傳玉漏,起看河漢轉金波。
主人愛客春宵永,彩筆題詩奈樂何。
分類:
作者簡介(楊億)

楊億(974—1020)北宋文學家,“西昆體”詩歌主要作家。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屬福建浦城縣)人。年十一,太宗聞其名,詔送闕下試詩賦,授秘書省正字。淳化中賜進士,曾為翰林學士兼史館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氣節,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準抵抗遼兵入侵。又反對宋真宗大興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動。卒謚文,人稱楊文公。
《上元夜會慎大詹四齋分題得歌字》楊億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上元夜會慎大詹四齋分題得歌字》是宋代楊億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我的譯文:
帝里風光上元節,
皇城內外洋溢著上元節的喜慶氛圍,
烏衣舊巷共經過。
穿著黑衣的人們走過破舊的巷子。
樽中酒淥寧辭醉,
酒杯中的美酒不愿意倒空,
梁上塵飛祇欠歌。
梁上的塵埃飛揚,只缺少歌聲的陪伴。
坐聽禁城傳玉漏,
坐下來聆聽禁城中玉漏的聲音,
起看河漢轉金波。
站起來欣賞河漢銀河轉動時金色波光閃爍的美景。
主人愛客春宵永,
主人鐘愛賓客,共度歡樂的春夜,
彩筆題詩奈樂何。
拿起五彩斑斕的筆,在詩詞上作注解,何等快樂。
這首詩詞描繪了上元節的喜慶場景。作者通過描述皇城內外的風光、烏衣舊巷的行人,以及酒杯中的美酒和梁上的塵埃,展示了節日的熱鬧和人們的歡樂心情。詩中還提到了禁城中傳來的玉漏聲和河漢轉動時的美景,增添了詩詞的壯麗氛圍。最后,作者表達了主人鐘愛賓客,愿意在春夜里陪伴賓客,一起享受春夜的快樂。
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生動的意象,將上元節的喜慶氛圍和人們的歡樂情緒表現得淋漓盡致。作者運用對比手法,將烏衣舊巷與禁城、樽中的酒與梁上的塵埃進行對比,突出了喜慶與平凡的對照,以及歡樂與寂靜的對比。整首詩詞情感飽滿,給人以愉悅和欣賞的感受。
“烏衣舊巷共經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àng yuán yè huì shèn dà zhān sì zhāi fēn tí dé gē zì
上元夜會慎大詹四齋分題得歌字
dì lǐ fēng guāng shàng yuán jié, wū yī jiù xiàng gòng jīng guò.
帝里風光上元節,烏衣舊巷共經過。
zūn zhōng jiǔ lù níng cí zuì, liáng shàng chén fēi qí qiàn gē.
樽中酒淥寧辭醉,梁上塵飛祇欠歌。
zuò tīng jìn chéng chuán yù lòu, qǐ kàn hé hàn zhuǎn jīn bō.
坐聽禁城傳玉漏,起看河漢轉金波。
zhǔ rén ài kè chūn xiāo yǒng, cǎi bǐ tí shī nài lè hé.
主人愛客春宵永,彩筆題詩奈樂何。
“烏衣舊巷共經過”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
韻腳:(平韻) 下平五歌 (仄韻) 去聲二十一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