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叢桂圖經古”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小山叢桂圖經古”全詩
淮王舊地馀風物,太史新書見姓名。
弩矢前驅殊覺貴,河梁執別豈勝情。
小山叢桂圖經古,白馬驪駒道路榮。
鵬海三千須擊水,隼旟四十且專城。
長淮月色秋宵好,應助詩人思轉清。
分類:
作者簡介(楊億)

楊億(974—1020)北宋文學家,“西昆體”詩歌主要作家。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屬福建浦城縣)人。年十一,太宗聞其名,詔送闕下試詩賦,授秘書省正字。淳化中賜進士,曾為翰林學士兼史館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氣節,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準抵抗遼兵入侵。又反對宋真宗大興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動。卒謚文,人稱楊文公。
《史館陳太丞知壽州》楊億 翻譯、賞析和詩意
《史館陳太丞知壽州》是宋代詩人楊億所作。這首詩描繪了陳太丞(官職)離開京城,前往壽州就任的情景,表達了對他的敬重和祝愿。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忽然獲得魚符,下凡到達玉京,
長安驛站的車夫駕車前來迎接。
壽州是淮王的舊地,留有豐富的風物,
太史官的新書中出現了陳太丞的名字。
前方的弩箭前驅顯得格外珍貴,
在河梁上離別時情感難以言表。
小山中叢生著古老的桂樹,
白馬驪駒行進的道路光榮輝煌。
鵬鳥在海上翱翔,需要擊打波浪三千次,
隼鳥的旗幟專門用來征服城池四十座。
長淮河畔的月色在秋夜格外美好,
應該幫助詩人思緒更加清晰。
這首詩意蘊含深遠。首先,詩人以一種儀式化的描寫方式,描述了陳太丞離開京城、前往壽州就任的場景。詩中的魚符象征著上天的恩賜,陳太丞被選中擔任壽州知州的職位。長安的驛站車夫迎接他的到來,顯示出對他的尊敬和重視。
其次,詩人通過描寫壽州的風物、太史官的新書中陳太丞的名字的出現,表達了對陳太丞的贊美。壽州是淮王的舊地,留有豐富的歷史和文化,而太史官的新書中記載了陳太丞的名字,可見他的才能和功績。
詩中還通過描繪離別的場景,表達了詩人對陳太丞的情感之深。弩矢前驅的珍貴和在河梁上的離別,都顯示出詩人對陳太丞的深情厚意。
最后,詩人通過描寫小山中古老的桂樹和白馬驪駒行進的道路光榮,展示了陳太丞的崇高品質和使命。
整首詩以長淮河畔秋夜的美景作為收尾,表達了詩人對陳太丞的祝福和希望,認為這樣美好的自然景色應該助他思緒更加清晰,使他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職責。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寓意深遠的意象,表達了對陳太丞的敬重、贊美和祝愿,同時展現了詩人對美好自然景色的贊美和思考。
“小山叢桂圖經古”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ǐ guǎn chén tài chéng zhī shòu zhōu
史館陳太丞知壽州
hū pèi yú fú xià yù jīng, cháng ān jiù lì jià chē yíng.
忽佩魚符下玉京,長安廄吏駕車迎。
huái wáng jiù dì yú fēng wù, tài shǐ xīn shū jiàn xìng míng.
淮王舊地馀風物,太史新書見姓名。
nǔ shǐ qián qū shū jué guì, hé liáng zhí bié qǐ shèng qíng.
弩矢前驅殊覺貴,河梁執別豈勝情。
xiǎo shān cóng guì tú jīng gǔ, bái mǎ lí jū dào lù róng.
小山叢桂圖經古,白馬驪駒道路榮。
péng hǎi sān qiān xū jī shuǐ, sǔn yú sì shí qiě zhuān chéng.
鵬海三千須擊水,隼旟四十且專城。
zhǎng huái yuè sè qiū xiāo hǎo, yīng zhù shī rén sī zhuǎn qīng.
長淮月色秋宵好,應助詩人思轉清。
“小山叢桂圖經古”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