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闕恩深更憶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雙闕恩深更憶歸”全詩
暫隨越鳥棲煙樹,重許吳儂見錦衣。
屬邑行春熊軾穩,公堂卜夜蟹螯肥。
隱侯帶眼看成緩,雙闕恩深更憶歸。
分類:
作者簡介(楊億)

楊億(974—1020)北宋文學家,“西昆體”詩歌主要作家。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屬福建浦城縣)人。年十一,太宗聞其名,詔送闕下試詩賦,授秘書省正字。淳化中賜進士,曾為翰林學士兼史館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氣節,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準抵抗遼兵入侵。又反對宋真宗大興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動。卒謚文,人稱楊文公。
《史館張學士知婺州》楊億 翻譯、賞析和詩意
《史館張學士知婺州》是楊億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叫張學士的官員被調任到婺州的情景。詩詞以婺州作為背景,通過描寫一系列景物和情感表達了作者對張學士的贊美和思念之情。
詩詞的開篇"鸞掖分符又出麾,津亭目送片帆飛",表現了官員離開京城,乘船離去的場景。"鸞掖"指的是皇帝的住所,"分符"表示分發官員的命令,"麾"是指皇帝的御旗。這兩句詩通過描繪離別的情景,展現了張學士身份的崇高和他離京赴任的壯麗場面。
接下來的兩句"暫隨越鳥棲煙樹,重許吳儂見錦衣",通過描繪越鳥棲息在煙霧彌漫的樹上,表達了張學士在婺州的暫居之情。"吳儂"是指江南地區的人,"錦衣"則代表高官厚祿。這兩句詩意蘊含著對張學士的期待,希望他能夠在婺州取得出色的成就,得到更高的官職和尊榮。
接下來的兩句"屬邑行春熊軾穩,公堂卜夜蟹螯肥",描繪了張學士在婺州行春時的安穩和公堂上卜問吉兇的情景。"熊軾"是指張學士的名字,這里用來指代他本人。"蟹螯肥"形象地描述了官員們在公堂上進行卜問的盛況。這兩句詩傳達了張學士在婺州平穩安逸的生活和在官場上的順遂。
最后的兩句"隱侯帶眼看成緩,雙闕恩深更憶歸",表達了作者對張學士的懷念之情。"隱侯"指的是隱居的貴族,這里用來形容張學士的高尚品行和深厚的情誼。"雙闕"是指兩座宮門,象征著皇帝的恩寵。這兩句詩表達了作者對張學士歸來的期盼和對他的深深懷念之情。
整首詩詞通過對景物和情感的描繪,展示了張學士作為一位高官的形象和在婺州的生活狀態。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張學士的贊美和對他的思念之情。
“雙闕恩深更憶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ǐ guǎn zhāng xué shì zhī wù zhōu
史館張學士知婺州
luán yē fēn fú yòu chū huī, jīn tíng mù sòng piàn fān fēi.
鸞掖分符又出麾,津亭目送片帆飛。
zàn suí yuè niǎo qī yān shù, zhòng xǔ wú nóng jiàn jǐn yī.
暫隨越鳥棲煙樹,重許吳儂見錦衣。
shǔ yì xíng chūn xióng shì wěn, gōng táng bo yè xiè áo féi.
屬邑行春熊軾穩,公堂卜夜蟹螯肥。
yǐn hóu dài yǎn kàn chéng huǎn, shuāng quē ēn shēn gēng yì guī.
隱侯帶眼看成緩,雙闕恩深更憶歸。
“雙闕恩深更憶歸”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