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齋盡室無歸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琴齋盡室無歸夢”全詩
苜蓿度關風漸勁,莓苔登棧雨新晴。
琴齋盡室無歸夢,錦里當壚奈宿酲。
麈柄清談且為政,莫貪蒟醬學論兵。
分類:
作者簡介(楊億)

楊億(974—1020)北宋文學家,“西昆體”詩歌主要作家。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屬福建浦城縣)人。年十一,太宗聞其名,詔送闕下試詩賦,授秘書省正字。淳化中賜進士,曾為翰林學士兼史館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氣節,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準抵抗遼兵入侵。又反對宋真宗大興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動。卒謚文,人稱楊文公。
《蘇寺丞維甫知簡州陽安縣兼攜家之任》楊億 翻譯、賞析和詩意
《蘇寺丞維甫知簡州陽安縣兼攜家之任》是宋代楊億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神雞縹碧馬金精,
西海桑田一掌平。
苜蓿度關風漸勁,
莓苔登棧雨新晴。
琴齋盡室無歸夢,
錦里當壚奈宿酲。
麈柄清談且為政,
莫貪蒟醬學論兵。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蘇寺丞維甫擔任簡州陽安縣官職的情景。詩中通過一系列意象和隱喻,表達了作者對官員的期望,以及對政治清廉和文化修養的推崇。詩人呼吁官員不要貪圖享樂和權力,而應以清談和為政為重,不要迷戀戰爭和權謀。
賞析:
這首詩詞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給人以強烈的感覺和想象力。下面對各句進行分析:
1. "神雞縹碧馬金精":這句描繪了神雞和美麗的馬。神雞和金馬都是傳統文化中的象征物,可能代表著吉祥和榮譽。
2. "西海桑田一掌平":這句表達了簡州陽安縣的景象,形容這個地方平靜而安寧,猶如平整的桑田一樣。
3. "苜蓿度關風漸勁":這句描繪了苜蓿在關隘處生長茂盛,風勢逐漸增強。苜蓿被視為生命力頑強的象征,可能暗示官員應具備堅韌和毅力。
4. "莓苔登棧雨新晴":這句描述了莓苔在棧道上攀登,雨后天空又放晴。莓苔可能象征著官員在艱難環境中的奮斗和堅持。
5. "琴齋盡室無歸夢":這句表達了琴齋空無一人,沒有人回來的夢。這可能是對官員忙碌工作和奉獻精神的描繪。
6. "錦里當壚奈宿酲":這句描繪了錦里中的宴席和宿醉的景象。錦里可能指的是高級官員的居住區,宿酲暗示了官員們應避免沉迷于享樂和酒色。
7. "麈柄清談且為政,莫貪蒟醬學論兵":這句呼吁官員應以清談和為政為主,不要貪圖權力和戰爭。麈柄可能代表清廉和公正,蒟醬指的是俗務和功利。
整首詩詞通過形象生動的描寫,表達了對官員的期望和警示,強調了清廉為政和文化修養的重要性。它在宋代社會背景下具有一定的時代特殊和價值觀,對后世官員有一定的啟示作用。同時,詩詞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使整首詩詞富有藝術感和表現力,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琴齋盡室無歸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ū sì chéng wéi fǔ zhī jiǎn zhōu yáng ān xiàn jiān xié jiā zhī rèn
蘇寺丞維甫知簡州陽安縣兼攜家之任
shén jī piāo bì mǎ jīn jīng, xī hǎi sāng tián yī zhǎng píng.
神雞縹碧馬金精,西海桑田一掌平。
mù xu dù guān fēng jiàn jìn, méi tái dēng zhàn yǔ xīn qíng.
苜蓿度關風漸勁,莓苔登棧雨新晴。
qín zhāi jǐn shì wú guī mèng, jǐn lǐ dāng lú nài sù chéng.
琴齋盡室無歸夢,錦里當壚奈宿酲。
zhǔ bǐng qīng tán qiě wéi zhèng, mò tān jǔ jiàng xué lùn bīng.
麈柄清談且為政,莫貪蒟醬學論兵。
“琴齋盡室無歸夢”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一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