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祉昭錫”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玄祉昭錫”全詩
禮行于郊,百神受職。
靈祇格思,享我明德。
天鑒孔昭,玄祉昭錫。
分類:
作者簡介(楊億)

楊億(974—1020)北宋文學家,“西昆體”詩歌主要作家。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屬福建浦城縣)人。年十一,太宗聞其名,詔送闕下試詩賦,授秘書省正字。淳化中賜進士,曾為翰林學士兼史館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氣節,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準抵抗遼兵入侵。又反對宋真宗大興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動。卒謚文,人稱楊文公。
《太常樂章三十首其二十皇帝飲福酒奏禧安之曲》楊億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太常樂章三十首其二十皇帝飲福酒奏禧安之曲》是宋代楊億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祀拜圜丘,九州臣子獻上他們的力量。
莊重地進行郊祀,百神都奉職而來。
神靈們明察我的心思,享受著我所展現的明德。
天空照耀著偉大的帝王,賜予神圣的福祉。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宋代帝王舉行盛大祭祀的場景。帝王在圜丘上祭拜神靈,九州臣子齊心協力,獻上他們的力量。郊祀莊重而莊嚴,百神都來接受臣子們的供奉。神靈們能夠明察帝王的心意,享受到他所展現的高尚品德。天空照耀著帝王的偉大,賜予他神圣的福祉。
賞析:
這首詩詞以莊嚴的氣氛和華麗的辭藻描繪了宋代帝王的盛大祭祀場景。通過描寫祭祀儀式的細節,詩人展示了帝王的威嚴和崇高地位。同時,詩人也表達了帝王對神靈的敬意和對天命的順從。整首詩詞通過運用富有音韻美和節奏感的語言,營造出一種莊重而莊嚴的氛圍,使讀者能夠感受到盛大祭祀的莊嚴氣息。這首詩詞展示了宋代帝王統治下的宏偉場景,體現了當時社會的宗教信仰和帝王權威的崇高地位。
“玄祉昭錫”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ài cháng yuè zhāng sān shí shǒu qí èr shí huáng dì yǐn fú jiǔ zòu xǐ ān zhī qū
太常樂章三十首其二十皇帝飲福酒奏禧安之曲
sì dì yuán qiū, jiǔ zhōu xiàn lì.
祀帝圜丘,九州獻力。
lǐ xíng yú jiāo, bǎi shén shòu zhí.
禮行于郊,百神受職。
líng qí gé sī, xiǎng wǒ míng dé.
靈祇格思,享我明德。
tiān jiàn kǒng zhāo, xuán zhǐ zhāo xī.
天鑒孔昭,玄祉昭錫。
“玄祉昭錫”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二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