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嘉登薦”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柔嘉登薦”全詩
柔嘉登薦,昭事惟寅。
分類:
作者簡介(楊億)

楊億(974—1020)北宋文學家,“西昆體”詩歌主要作家。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屬福建浦城縣)人。年十一,太宗聞其名,詔送闕下試詩賦,授秘書省正字。淳化中賜進士,曾為翰林學士兼史館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氣節,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準抵抗遼兵入侵。又反對宋真宗大興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動。卒謚文,人稱楊文公。
《太常樂章三十首其十八迎俎奏豐之曲》楊億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太常樂章三十首其十八迎俎奏豐之曲》是宋代詩人楊億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有牲斯純,有俎斯陳。
柔嘉登薦,昭事惟寅。
詩意:
這里有純潔的祭牲,有整齊的祭俎。
柔和的音樂奏響,表彰的事務只屬于寅時(早晨)。
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幅古代宮廷祭祀的場景。詩中描述了祭祀儀式中所用的祭牲和祭俎。祭牲代表著純潔和神圣,祭俎則代表著整齊和規范。詩人通過對這些儀式器具的描繪,營造出莊嚴而莊重的氛圍。
詩中提到的“柔和的音樂奏響”指的是在祭祀儀式中演奏的樂章,這些樂曲柔和嘉美,為整個儀式增添了莊嚴而莊重的氛圍。樂章的演奏使得整個儀式更加隆重,彰顯了對神明的敬意。
最后一句“昭事惟寅”表明這些祭祀的事務只能在寅時(早晨)進行。寅時是指早晨五點到七點之間,是一天中陽氣初生、萬物復蘇的時刻,也是最為祥和莊重的時刻。詩人通過選擇寅時進行祭祀,彰顯了對神明的尊崇和敬畏之情。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祭祀儀式的描繪,表達了對神明的虔誠和敬畏之情,展現了宋代宮廷祭祀的莊嚴和規范。同時,詩人運用細膩的描寫和精準的抒發,使整首詩詞充滿了莊重而肅穆的氛圍。
“柔嘉登薦”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ài cháng yuè zhāng sān shí shǒu qí shí bā yíng zǔ zòu fēng zhī qū
太常樂章三十首其十八迎俎奏豐之曲
yǒu shēng sī chún, yǒu zǔ sī chén.
有牲斯純,有俎斯陳。
róu jiā dēng jiàn, zhāo shì wéi yín.
柔嘉登薦,昭事惟寅。
“柔嘉登薦”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