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然百炬金花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誰然百炬金花燭”全詩
誰然百炬金花燭,渡襪歌梁暗落塵。
分類:
作者簡介(楊億)

楊億(974—1020)北宋文學家,“西昆體”詩歌主要作家。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屬福建浦城縣)人。年十一,太宗聞其名,詔送闕下試詩賦,授秘書省正字。淳化中賜進士,曾為翰林學士兼史館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氣節,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準抵抗遼兵入侵。又反對宋真宗大興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動。卒謚文,人稱楊文公。
《又贈一絕》楊億 翻譯、賞析和詩意
《又贈一絕》是宋代詩人楊億的作品。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瑤水中,彩旗飄揚,錦繡宴席擺設完美。
仿佛漢宮中的人們抱怨露水的華新。
誰能點亮百盞金花燭,
讓渡襪(指古代舞蹈形式)在梁上歌唱,暗中落下塵埃。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瑤池仙境的景象。瑤水上飄揚著彩旗,宴席布置得十分華麗。然而,詩人提到了漢宮,似乎表達了一種時光流轉的感慨。漢宮中的人們抱怨露水的新生,或許是指時間的流逝,人們對時光的無奈和不舍。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華麗景象的一種幻滅感。他希望有人能點亮百盞金花燭,讓古代的舞蹈在梁上歌唱,但這一切都在暗中逐漸消散,落下塵埃。
賞析:
《又贈一絕》以描寫瑤池仙境為背景,通過對景物和情感的描繪,表現了時光流轉和幻滅的主題。詩人運用了華麗的詞藻,如"瑤水"、"彩旗"、"錦繡"等,使整首詩充滿了奢華和美麗的意象。然而,詩人通過提到漢宮和人們對露水的怨慢,點明了一種時光流逝的感慨和對逝去時光的無奈。最后兩句則以另一種視角呈現了幻滅的意象,通過渡襪在梁上歌唱和暗中落塵的描寫,表達了華麗景象的消散和變遷。
整首詩的意境幽深,通過對光影流轉和時光變遷的描繪,傳遞出一種對美好事物消逝和光陰易逝的感慨。同時,詩人的用詞精練、形象生動,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展示了楊億的詩才和對人生哲理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審美價值。
“誰然百炬金花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òu zèng yī jué
又贈一絕
yáo shuǐ ní jīng qǐ yàn chén, hàn gōng qú yuàn lù huá xīn.
瑤水霓旌綺宴陳,漢宮渠怨露華新。
shuí rán bǎi jù jīn huā zhú, dù wà gē liáng àn luò chén.
誰然百炬金花燭,渡襪歌梁暗落塵。
“誰然百炬金花燭”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二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