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滲漉稻畦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滲漉稻畦滋”全詩
隱轔雷車轉,霏微雨足垂。
龍蛇爭奮躍,桃李漸離披。
流潤先從葉,馀波更及私。
謳謠耕父喜,滲漉稻畦滋。
連夜空階滴,愁吟水部詩。
分類:
作者簡介(楊億)

楊億(974—1020)北宋文學家,“西昆體”詩歌主要作家。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屬福建浦城縣)人。年十一,太宗聞其名,詔送闕下試詩賦,授秘書省正字。淳化中賜進士,曾為翰林學士兼史館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氣節,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準抵抗遼兵入侵。又反對宋真宗大興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動。卒謚文,人稱楊文公。
《中春喜雨》楊億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春喜雨》是一首宋代楊億創作的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春喜雨
土膏初脈起,東作向農時。
隱轔雷車轉,霏微雨足垂。
龍蛇爭奮躍,桃李漸離披。
流潤先從葉,馀波更及私。
謳謠耕父喜,滲漉稻畦滋。
連夜空階滴,愁吟水部詩。
譯文:
中春時節,大地濕潤,農田的生機初露。
雷聲低沉,車輪載著雷電轉動,細雨飄灑。
龍蛇蠕動,桃李花開漸多。
水流潤濕先從樹葉開始,余波及及地滋潤私家田園。
農夫們唱著歌謠,欣喜地忙于耕作,稻田中滲漉出滋養。
夜晚不斷有雨水滴落,我愁苦地吟唱著水部的詩篇。
詩意:
這首詩詞以描繪中春時節的喜雨為主題,展現了農業生產的喜悅和艱辛。詩人通過描述大地初春的濕潤和農民田間的忙碌,表達了對自然的贊美和對農民勞動的敬意。詩中的雷雨、蛇龍、桃李等意象,生動地描繪了大自然與農田的密切聯系,展現了生命力的勃發和春天的希望。
賞析:
《中春喜雨》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將春天中的雨水與農田的生機相結合,展示了自然界的活力和農業的重要性。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雷車、龍蛇、桃李等,使整首詩詞充滿生動感。詩人通過描繪農民辛勤勞作和田地的滋潤,表達了對農業豐收的期盼和對農民的贊美。此外,詩人還以個人的愁苦吟唱水部詩,抒發了自己的情感,增加了詩詞的層次和情感色彩。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春天的雨水和農田的生機,通過對自然和農業的描寫,表達了對農民勞動和豐收的贊美,同時也反映了詩人個人的情感和思考。整首詩詞意境優美,給人以清新愉悅的感受,展現了中國古代詩詞的獨特魅力。
“滲漉稻畦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ōng chūn xǐ yǔ
中春喜雨
tǔ gāo chū mài qǐ, dōng zuò xiàng nóng shí.
土膏初脈起,東作向農時。
yǐn lín léi chē zhuǎn, fēi wēi yǔ zú chuí.
隱轔雷車轉,霏微雨足垂。
lóng shé zhēng fèn yuè, táo lǐ jiàn lí pī.
龍蛇爭奮躍,桃李漸離披。
liú rùn xiān cóng yè, yú bō gèng jí sī.
流潤先從葉,馀波更及私。
ōu yáo gēng fù xǐ, shèn lù dào qí zī.
謳謠耕父喜,滲漉稻畦滋。
lián yè kōng jiē dī, chóu yín shuǐ bù shī.
連夜空階滴,愁吟水部詩。
“滲漉稻畦滋”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