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吹發虞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薰吹發虞琴”全詩
神光浮漢畤,薰吹發虞琴。
偃樹枝成蓋,豐碑字有金。
秘文窺寶籙,榮路厭朝簪。
分類:
作者簡介(楊億)

楊億(974—1020)北宋文學家,“西昆體”詩歌主要作家。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屬福建浦城縣)人。年十一,太宗聞其名,詔送闕下試詩賦,授秘書省正字。淳化中賜進士,曾為翰林學士兼史館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氣節,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準抵抗遼兵入侵。又反對宋真宗大興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動。卒謚文,人稱楊文公。
《次韻和右巡李端公見寄之什》楊億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和右巡李端公見寄之什》是宋代楊億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述了夏天初修的祭祀儀式,并表達了修身養性的追求和對美好事物的贊美。
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首夏修時祭,齋居貴洗心。
夏天初修時祭,虔誠居住,注重凈化心靈。
神光浮漢畤,薰吹發虞琴。
神性的光芒在天空中閃耀,清風吹拂著發出美妙音樂的虞琴。
偃樹枝成蓋,豐碑字有金。
樹枝垂下形成遮蓋,猶如華美的寶蓋,碑上的字體金光閃耀。
秘文窺寶籙,榮路厭朝簪。
窺視著寶貴的經書中的秘文,厭倦了世俗的榮華富貴。
這首詩詞表達了對夏天祭祀儀式的描述,詩人通過描繪夏天修身養性、祭祀儀式的場景,展現了對美好事物的贊美和對塵世榮華的厭倦。詩中運用了豐富的象征意象,如神光、虞琴、樹枝蓋、豐碑字等,增強了詩詞的藝術感和意境。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精神追求和內心凈化的追求,展示了宋代詩人的修身之道和對傳統文化的崇尚。
“薰吹發虞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hé yòu xún lǐ duān gōng jiàn jì zhī shén
次韻和右巡李端公見寄之什
shǒu xià xiū shí jì, zhāi jū guì xǐ xīn.
首夏修時祭,齋居貴洗心。
shén guāng fú hàn zhì, xūn chuī fā yú qín.
神光浮漢畤,薰吹發虞琴。
yǎn shù zhī chéng gài, fēng bēi zì yǒu jīn.
偃樹枝成蓋,豐碑字有金。
mì wén kuī bǎo lù, róng lù yàn cháo zān.
秘文窺寶籙,榮路厭朝簪。
“薰吹發虞琴”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