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叔當年亦殺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翁叔當年亦殺兒”全詩
史筆是非空自許,世情真偽后誰知。
分類:
作者簡介(楊億)

楊億(974—1020)北宋文學家,“西昆體”詩歌主要作家。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屬福建浦城縣)人。年十一,太宗聞其名,詔送闕下試詩賦,授秘書省正字。淳化中賜進士,曾為翰林學士兼史館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氣節,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準抵抗遼兵入侵。又反對宋真宗大興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動。卒謚文,人稱楊文公。
《讀史學白體》楊億 翻譯、賞析和詩意
《讀史學白體》是一首宋代楊億創作的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
易牙昔日曾蒸子,
翁叔當年亦殺兒。
史筆是非空自許,
世情真偽后誰知。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兩個歷史典故,表達了對歷史的思考和對人性的疑問。
第一句,描繪了易牙蒸了子孫作為祭祀的情節。易牙是古代傳說中的炊事員,他因為蒸了自己的兒子作為祭祀而聞名。這句表達了對于殘酷的歷史現象的回顧和思考。
第二句,提到了翁叔殺兒的故事。翁叔是《左傳》中的人物,他因為遵守君命殺死了自己的兒子,展現了對忠誠和家庭紐帶的思考。
第三句,指出了歷史書籍中所記載的是非是空洞的,作者認為歷史的真相并非完全可信。
最后一句,表達了對于世情的懷疑,認為真相和謊言往往難以辨認,只有歷經時光的考驗才能揭示。
整首詩詞通過對歷史事件的點題,反思歷史記載的一面性和對真實性的懷疑,引發讀者對歷史和現實的深入思考。它反映了作者對于人性和歷史的思索,傳達了對于真相的追尋和對于世界的懷疑態度。
“翁叔當年亦殺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ú shǐ xué bái tǐ
讀史學白體
yì yá xī rì céng zhēng zi, wēng shū dāng nián yì shā ér.
易牙昔日曾蒸子,翁叔當年亦殺兒。
shǐ bǐ shì fēi kōng zì xǔ, shì qíng zhēn wěi hòu shéi zhī.
史筆是非空自許,世情真偽后誰知。
“翁叔當年亦殺兒”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