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夢繞朱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蝶夢繞朱門”全詩
露葵深得味,風鐸乍成喧。
綠發松喬侶,丹經黃老言。
心期阻良久,蝶夢繞朱門。
分類:
作者簡介(楊億)

楊億(974—1020)北宋文學家,“西昆體”詩歌主要作家。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屬福建浦城縣)人。年十一,太宗聞其名,詔送闕下試詩賦,授秘書省正字。淳化中賜進士,曾為翰林學士兼史館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氣節,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準抵抗遼兵入侵。又反對宋真宗大興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動。卒謚文,人稱楊文公。
《宿齋太乙宮答李寺丞次韻》楊億 翻譯、賞析和詩意
《宿齋太乙宮答李寺丞次韻》是宋代楊億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泰畤齋居肅,
梧楸蔭繚垣。
露葵深得味,
風鐸乍成喧。
綠發松喬侶,
丹經黃老言。
心期阻良久,
蝶夢繞朱門。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太乙宮的宿齋景象,并以應李寺丞的韻律而作。詩人楊億在泰畤齋(古代宮殿的一部分)安靜居住,周圍是茂密的梧桐樹,樹影交織成圍墻。清晨的露水灑在花朵上,使人感受到一種清新的味道。突然間,風鈴響起,帶來了一陣喧鬧的聲音。楊億感覺到自己像一棵長在綠發松樹旁的小草,聽到了黃老(指道家的黃老之學)的教誨。然而,他的心愿卻被無法實現的事情所阻礙,就像蝴蝶圍繞在紅門周圍的夢境中。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太乙宮的宿齋景象,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體驗。詩中的泰畤齋給人以肅穆而寧靜的感覺,梧桐樹的蔭影增添了一絲綠意。詩人運用了形象生動的描寫,將清晨的露水與花朵的味道聯系在一起,給人以清新宜人的感覺。與此同時,風鈴的聲音突然響起,打破了寧靜,帶來了喧鬧和活躍感。這種對比使詩詞更加生動有趣。
在詩的后半部分,詩人以自然景物為比喻,表達了自己的內心感受。他將自己比作一棵綠發松樹旁的小草,表示自己在黃老之學的教誨下成長。然而,他的心愿卻因為某種難以克服的困難而無法實現,這種心期的阻礙給他帶來了很長時間的痛苦。最后,詩人以蝴蝶繞著紅門的夢境作為結尾,暗示了他內心的困惑和迷茫。
整首詩以對比和意象描寫為特點,通過具體的景物和抽象的情感來表達詩人內心的體驗和思考。它展示了楊億細膩的感受力和獨特的表達方式,給人以深思的啟示。
“蝶夢繞朱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ù zhāi tài yǐ gōng dá lǐ sì chéng cì yùn
宿齋太乙宮答李寺丞次韻
tài zhì zhāi jū sù, wú qiū yīn liáo yuán.
泰畤齋居肅,梧楸蔭繚垣。
lù kuí shēn dé wèi, fēng duó zhà chéng xuān.
露葵深得味,風鐸乍成喧。
lǜ fā sōng qiáo lǚ, dān jīng huáng lǎo yán.
綠發松喬侶,丹經黃老言。
xīn qī zǔ liáng jiǔ, dié mèng rào zhū mén.
心期阻良久,蝶夢繞朱門。
“蝶夢繞朱門”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