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鄉成久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帝鄉成久別”全詩
鳴律行將盡,枯荄又向榮。
匏瓜宣父歡,江海子牟情。
求瘼曾無術,投虛豈有聲。
帝鄉成久別,天吏苦遄征。
漫貯青霞想,唯愁素發生。
噔清慵攬轡,蕪穢欲歸耕。
簿領非吾事,丹臺有姓名。
分類:
作者簡介(楊億)

楊億(974—1020)北宋文學家,“西昆體”詩歌主要作家。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屬福建浦城縣)人。年十一,太宗聞其名,詔送闕下試詩賦,授秘書省正字。淳化中賜進士,曾為翰林學士兼史館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氣節,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準抵抗遼兵入侵。又反對宋真宗大興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動。卒謚文,人稱楊文公。
《歲暮有懷》楊億 翻譯、賞析和詩意
《歲暮有懷》是宋代詩人楊億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歲暮有懷
遠辭金虎觀,來守縉云城。
鳴律行將盡,枯荄又向榮。
匏瓜宣父歡,江海子牟情。
求瘼曾無術,投虛豈有聲。
帝鄉成久別,天吏苦遄征。
漫貯青霞想,唯愁素發生。
噔清慵攬轡,蕪穢欲歸耕。
簿領非吾事,丹臺有姓名。
詩詞中文譯文:
歲暮時節心情感慨,
離開金虎觀遠游,
來到縉云城守望。
歌律聲音將終,
干旱的田地又開始茂盛。
像宣父用匏瓜傳達歡樂,
像江海之間的子牟表達情感。
曾經尋找疾病的方法卻無術可尋,
投入虛無之中豈能有回響。
離開帝都已經很久,
仙官們辛苦地奔走征召。
思緒隨意地儲藏著青霞的美景,
唯有憂愁不斷地生發。
輕輕地握住韁繩,
想要回到農田清凈的生活。
簿領的事情并不屬于我,
紅色丹臺上有我的名字。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抒發了作者歲末時的感懷之情。詩人離開金虎觀(一處名勝古跡)遠游,來到縉云城(地名),以守望的態度迎接歲末的到來。詩中描繪了一幅自然界的變化景象,歌律即將結束,干旱的田地又開始繁茂生長,展現了季節交替的循環和生命力的復蘇。
詩人以匏瓜宣父和江海子牟作比喻,表達了自己對快樂和情感的追求。詩中提到曾經尋找疾病的方法卻無術可尋,暗示了作者在人生中遇到的困惑和無奈。
詩人離開帝都已經很久,但仍感受到天吏們辛苦奔走征召的辛酸,展現了作者對國家和社會的關切之情。
詩人的思緒漫游在儲藏著青霞美景的想象中,但內心卻常常憂愁不斷。最后,詩人表達了對簡樸農田生活的向往,希望擺脫紛雜的世俗,回歸自然。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自身身份與職責的思考。他認為簿領(官僚事務)并不是自己所要從事的,而紅色丹臺(指朝廷官署)上有他的名字,暗示了他的官職身份。
整首詩詞以簡約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作者內心世界的變化和情感體驗,表現了對自然、人生、社會等方面的思考和感慨注:以上詩詞的中文譯文和賞析是基于對原文的理解和推測,可能存在個人解讀的差異。由于楊億的相關資料有限,對他的生平和創作背景了解有限,因此無法提供更詳細的背景信息。
“帝鄉成久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uì mù yǒu huái
歲暮有懷
yuǎn cí jīn hǔ guān, lái shǒu jìn yún chéng.
遠辭金虎觀,來守縉云城。
míng lǜ xíng jiāng jǐn, kū gāi yòu xiàng róng.
鳴律行將盡,枯荄又向榮。
páo guā xuān fù huān, jiāng hǎi zǐ móu qíng.
匏瓜宣父歡,江海子牟情。
qiú mò céng wú shù, tóu xū qǐ yǒu shēng.
求瘼曾無術,投虛豈有聲。
dì xiāng chéng jiǔ bié, tiān lì kǔ chuán zhēng.
帝鄉成久別,天吏苦遄征。
màn zhù qīng xiá xiǎng, wéi chóu sù fā shēng.
漫貯青霞想,唯愁素發生。
dēng qīng yōng lǎn pèi, wú huì yù guī gēng.
噔清慵攬轡,蕪穢欲歸耕。
bù lǐng fēi wú shì, dān tái yǒu xìng míng.
簿領非吾事,丹臺有姓名。
“帝鄉成久別”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