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樂在華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民樂在華胥”全詩
梁園從臣頌,謝墅富人車。
休沐新頒詔,珍符不絕書。
天心游蠖濩,民樂在華胥。
擊壤歡謠洽,凝脂密網除。
行將封岱嶽,持橐奉金輿。
分類:
作者簡介(楊億)

楊億(974—1020)北宋文學家,“西昆體”詩歌主要作家。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屬福建浦城縣)人。年十一,太宗聞其名,詔送闕下試詩賦,授秘書省正字。淳化中賜進士,曾為翰林學士兼史館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氣節,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準抵抗遼兵入侵。又反對宋真宗大興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動。卒謚文,人稱楊文公。
《分得朝野多歡娛》楊億 翻譯、賞析和詩意
《分得朝野多歡娛》是宋代楊億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分得朝野多歡娛,
國家繁榮令人驚嘆。
皇室倉庫儲備豐盈,
官員們贊頌梁園的美景。
謝墅富人的馬車穿行,
享受著幸福和富裕。
新的詔令宣布休沐,
珍貴的文憑書信不斷。
天心湖中的游魚自由自在,
百姓們在華胥樂園中歡樂生活。
擊壤歡唱的歌聲傳遍,
凝結的脂粉和細密的網除去。
即將封神岱嶽山,
執著橐中的金輿前行。
詩意和賞析:
《分得朝野多歡娛》描繪了一個繁榮昌盛的時代景象,通過對朝野各界的歡樂和享受的描繪,表達了社會的安康和國家的富強。詩中以對國家儲備豐盈的描述、梁園美景的贊頌、富裕階層的奢華生活等形象,展示了當時社會的繁榮景象。
詩中提到了新的詔令宣布休沐,這體現了國家的治理有序和人民的福利。珍貴的文憑書信不斷,可能暗示了當時文化教育的興盛和知識的普及。
詩中也描繪了天心湖中游魚自由自在、百姓們在華胥樂園中歡樂生活的場景,表達了人民安居樂業、生活幸福的愿景。擊壤歡唱的歌聲傳遍,凝結的脂粉和細密的網除去,可能意味著社會的煩惱和束縛被消除,人們迎來了自由和快樂。
最后,詩中提到了行將封神岱嶽山,執著橐中的金輿前行,這可能是對當時社會風氣的揭示,暗示了權勢和地位的追逐,同時也折射出作者對權力的思考和反思。
總的來說,《分得朝野多歡娛》這首詩詞以生動的描繪展示了宋代社會的繁榮景象,表達了對社會安寧、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的向往。同時,詩中也蘊含著對權力和社會問題的思考,給人以深思。
“民樂在華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ēn de cháo yě duō huān yú
分得朝野多歡娛
gāo huài jīng qiū qì, cāng xiāng yǒu suì chǔ.
臯壞驚秋氣,倉箱有歲儲。
liáng yuán cóng chén sòng, xiè shù fù rén chē.
梁園從臣頌,謝墅富人車。
xiū mù xīn bān zhào, zhēn fú bù jué shū.
休沐新頒詔,珍符不絕書。
tiān xīn yóu huò huò, mín yuè zài huá xū.
天心游蠖濩,民樂在華胥。
jī rǎng huān yáo qià, níng zhī mì wǎng chú.
擊壤歡謠洽,凝脂密網除。
xíng jiāng fēng dài yuè, chí tuó fèng jīn yú.
行將封岱嶽,持橐奉金輿。
“民樂在華胥”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