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層巒連近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層巒連近郭”全詩
宿霧昏金像,飛泉濺石梯。
鐘聲空谷答,塔影亂云齊。
千騎時來此,尋幽獨杖梨。
分類:
作者簡介(楊億)

楊億(974—1020)北宋文學家,“西昆體”詩歌主要作家。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屬福建浦城縣)人。年十一,太宗聞其名,詔送闕下試詩賦,授秘書省正字。淳化中賜進士,曾為翰林學士兼史館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氣節,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準抵抗遼兵入侵。又反對宋真宗大興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動。卒謚文,人稱楊文公。
《建溪十詠其三朗山寺》楊億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建溪十詠其三朗山寺》
朝代:宋代
作者:楊億
中文譯文:
層巒連近郭,
山巒層疊,與附近的村莊相連,
占勝有招提。
占據高處,勝地上有一座佛寺。
宿霧昏金像,
夜晚的霧氣籠罩著金色的佛像,
飛泉濺石梯。
飛流直下的泉水濺起石階。
鐘聲空谷答,
鐘聲在空谷中回響,
塔影亂云齊。
佛塔的倒影與烏云交錯重疊。
千騎時來此,
千騎士兵時常來到這里,
尋幽獨杖梨。
尋找幽靜之地,獨自倚杖思考。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朗山寺的景色和氛圍。詩人用簡潔而生動的語言勾勒出層巒疊嶂的山巒與郭村相連的景象,顯示了寺廟的地勢優越。夜晚的宿霧籠罩著金像,給人一種神秘的感覺。飛泉從山上直下,濺起石階,形成了一幅生動的畫面。鐘聲在空谷回響,佛塔的倒影與烏云混合在一起,營造出寺廟的寧靜和神秘氛圍。
詩人提到千騎士兵常常來到這里,尋找幽靜之地,獨自倚杖思考。這表明寺廟作為一處僻靜之地,吸引著人們來此尋求寧靜和心靈的寄托。
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勾勒出了朗山寺的自然景色和寺廟的氛圍,通過對自然與人文的描繪,表達了對寧靜與思考的追求。讀者在欣賞這首詩詞時,可以感受到山寺的寧靜和神秘,同時也可以體味到詩人對尋求內心安寧和靈感的渴望。
“層巒連近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àn xī shí yǒng qí sān lǎng shān sì
建溪十詠其三朗山寺
céng luán lián jìn guō, zhàn shèng yǒu zhāo tí.
層巒連近郭,占勝有招提。
sù wù hūn jīn xiàng, fēi quán jiàn shí tī.
宿霧昏金像,飛泉濺石梯。
zhōng shēng kōng gǔ dá, tǎ yǐng luàn yún qí.
鐘聲空谷答,塔影亂云齊。
qiān qí shí lái cǐ, xún yōu dú zhàng lí.
千騎時來此,尋幽獨杖梨。
“層巒連近郭”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