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氏為身慕虞舜”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顏氏為身慕虞舜”全詩
千里常憂及門止,為山更欲一簣進。
小人君子在所蹈,烈士貪夫不同徇。
安得蠢蠢尚自恕,百年過眼猶一瞬。
分類:
作者簡介(曾鞏)

曾鞏(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豐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稱“南豐先生”。漢族,建昌南豐(今屬江西)人,后居臨川(今江西撫州市西)。曾致堯之孫,曾易占之子。嘉祐二年(1057)進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為“南豐七曾”(曾鞏、曾肇、曾布、曾紆、曾纮、曾協、曾敦)之一。在學術思想和文學事業上貢獻卓越。
《揚顏》曾鞏 翻譯、賞析和詩意
《揚顏》是宋代文學家曾鞏的一首詩詞。以下是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揚顏》中文譯文:
揚雄編纂《言準仲尼》,顏氏以身模仿虞舜。
千里常常擔憂門戶的限制,想要為山努力一點進展。
小人和君子走的路不同,烈士和貪婪的人的追求也不一樣。
哪里能夠蠢蠢自責而尚能自恕?百年轉瞬即過。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儒家經典《論語》中的兩位重要人物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道德修養和個人追求的思考。
首先,詩中提到了揚雄編纂《言準仲尼》。《言準仲尼》是一部集結了許多與孔子相關的言論的著作,揚雄在其中整理了孔子的教誨。這一句表達了對儒家思想的推崇和對孔子道德教育的重視。
接著,詩中提到了顏氏模仿虞舜。顏氏是《論語》中的一位學生,他將虞舜作為自己的榜樣,努力模仿他的品德和行為。這表達了作者對于追求高尚品德和道德修養的推崇。
詩中的"千里常常擔憂門戶的限制",意味著作者對于社會環境對個人發展的束縛的憂慮。這里的門戶可以理解為家庭、社會或制度的限制,作者認為這種限制可能阻礙個人的進步和發展。
"為山努力一點進展"表達了作者的追求和努力。山在中國文化中常常被視為障礙和困難,通過攀登山峰可以表達個人的奮斗和追求。作者希望能夠在面對困難時堅持努力,不斷進步。
接下來的兩句"小人和君子走的路不同,烈士和貪婪的人的追求也不一樣",表達了作者對人生道路的思考。作者認為小人和君子之間有著根本的區別,烈士和貪婪之間的價值取向也大相徑庭。這句話強調了道德選擇和追求的重要性。
最后兩句"哪里能夠蠢蠢自責而尚能自恕?百年轉瞬即過"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和人生短暫的感慨。作者認為自責和自恕是難以并存的,人生百年轉瞬即逝,應當珍惜時間,不斷追求進步和完善。
總的來說,《揚顏》通過對儒家經典和道德追求的引用,探討了個人發展、道德選擇和人生意義等主題。詩意深邃,通過生動的形象和對比,表達了作者對于個人修養和價值追求的思考。
“顏氏為身慕虞舜”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áng yán
揚顏
yáng xióng zuǎn yán zhǔn zhòng ní, yán shì wèi shēn mù yú shùn.
揚雄纂言準仲尼,顏氏為身慕虞舜。
qiān lǐ cháng yōu jí mén zhǐ, wèi shān gèng yù yī kuì jìn.
千里常憂及門止,為山更欲一簣進。
xiǎo rén jūn zǐ zài suǒ dǎo, liè shì tān fū bù tóng xùn.
小人君子在所蹈,烈士貪夫不同徇。
ān dé chǔn chǔn shàng zì shù, bǎi nián guò yǎn yóu yī shùn.
安得蠢蠢尚自恕,百年過眼猶一瞬。
“顏氏為身慕虞舜”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二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