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纖微獨紆情”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纖微獨紆情”全詩
霍光徇所愛,兩忘家與名。
卓闊俱抗志,纖微獨紆情。
得夫萬世視,長令壯夫驚。
分類:
作者簡介(曾鞏)

曾鞏(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豐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稱“南豐先生”。漢族,建昌南豐(今屬江西)人,后居臨川(今江西撫州市西)。曾致堯之孫,曾易占之子。嘉祐二年(1057)進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為“南豐七曾”(曾鞏、曾肇、曾布、曾紆、曾纮、曾協、曾敦)之一。在學術思想和文學事業上貢獻卓越。
《雜詩四首》曾鞏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雜詩四首》是宋代文學家曾鞏的作品之一。下面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日磾斷內討,
坐享七世榮。
霍光徇所愛,
兩忘家與名。
卓闊俱抗志,
纖微獨紆情。
得夫萬世視,
長令壯夫驚。
譯文:
太陽的光輝照耀著內部的爭斗,
我坐享著世世代代的榮耀。
仿佛像霍光那樣順從自己所愛之人,
忘卻了家庭和個人的名望。
盡管我志向高遠,胸懷寬廣,
但內心中的情感卻微不足道。
雖然我得到了萬世景仰,
卻讓壯麗的人們感到驚訝。
詩意:
這首詩通過對自己與歷史中一些人物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人生境遇的思考和對個人追求與家庭責任之間的沖突的感悟。
首先,詩中提到了太陽的光輝,意味著歷史長河中的重要事件和傳承。與此同時,作者以霍光為例,指出霍光為了迎合自己所愛的人而忽略了家庭和個人的名望。通過與霍光的對比,作者表達了自己不愿意為了私欲而背離家庭和個人的價值觀的堅持。
其次,詩中提到了作者自己的心境。作者坦言自己的情感微不足道,表達了他對自己內心深處情感的冷靜和淡泊。盡管他的志向卓越、胸懷廣闊,但他認為自己的情感是微小而纖細的,與自己的抱負相比顯得微不足道。
最后,詩中提到了得到萬世景仰的境遇。作者認為自己的行為或者思想對后代產生了影響,使得壯麗的人們感到驚訝。這種景仰和驚訝可能是對作者堅守自己價值觀的認可,也可能是對他在歷史長河中的地位和影響力的肯定。
賞析:
《雜詩四首》是一首充滿哲理思考和個人感悟的詩詞。通過對自己與歷史中的一些人物進行對比,作者傳達了自己對人生價值觀和責任的思考。
詩中的對比手法很巧妙,通過將自己與霍光相對比,表達了作者對個人情感和家庭責任的珍視。作者堅守自己的價值觀,不愿為了私欲而背離道義,這種認識和價值觀在詩中得到了體現。
此外,詩中的語言簡練而有力,形象生動。作者運用了太陽、世世代代的榮耀等形象,使詩歌更具傳神之感。通過對自己情感的微小纖細的描寫,以及對得到萬世景仰的境遇的描述,詩中表達了作者對歷史長河中個體的思考和對人生意義的探索。
總之,這首詩詞通過對個人感悟和歷史人物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家庭責任和個人追求的思考。它深入探討了人生的意義和道德選擇,同時展示了作者對自己情感的冷靜和對歷史地位的肯定。這首詩詞以簡練而有力的語言,描繪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藝術感染力。
“纖微獨紆情”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á shī sì shǒu
雜詩四首
rì dī duàn nèi tǎo, zuò xiǎng qī shì róng.
日磾斷內討,坐享七世榮。
huò guāng xùn suǒ ài, liǎng wàng jiā yǔ míng.
霍光徇所愛,兩忘家與名。
zhuō kuò jù kàng zhì, xiān wēi dú yū qíng.
卓闊俱抗志,纖微獨紆情。
dé fū wàn shì shì, zhǎng lìng zhuàng fū jīng.
得夫萬世視,長令壯夫驚。
“纖微獨紆情”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