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樓調護官雖寵”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龍樓調護官雖寵”全詩
龍樓調護官雖寵,鳩杖躋攀興已濃。
不變松篁心轉勁,無邊江海量兼容。
磻溪縱老寧閒得,會為蒼生起更重。
分類:
作者簡介(曾鞏)

曾鞏(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豐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稱“南豐先生”。漢族,建昌南豐(今屬江西)人,后居臨川(今江西撫州市西)。曾致堯之孫,曾易占之子。嘉祐二年(1057)進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為“南豐七曾”(曾鞏、曾肇、曾布、曾紆、曾纮、曾協、曾敦)之一。在學術思想和文學事業上貢獻卓越。
《和酬趙宮保致政言懷二首》曾鞏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酬趙宮保致政言懷二首》是宋代文學家曾鞏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讜論危言望素隆,
獨于聲利性偏慵。
龍樓調護官雖寵,
鳩杖躋攀興已濃。
不變松篁心轉勁,
無邊江海量兼容。
磻溪縱老寧閒得,
會為蒼生起更重。
詩意:
這首詩詞是曾鞏以和酬趙宮保致政言懷的形式表達的。詩中主要表達了對時政的思考和對為政者的期望。曾鞏認為,真正有見地的言論常常被忽視,而那些追求聲望和私利的人卻顯得得意洋洋。他把為政者比作龍樓調護官,雖然受到寵愛,但他們過于追求權勢,忽視了人民的利益。然而,曾鞏仍然希望這些為政者能夠回心轉意,像不變的松柏一樣堅定,像無邊的江海一樣包容。他呼吁這些為政者能夠放下功利心,關注蒼生的疾苦,以更加重要的事業為人民服務。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時政的觀察和反思,表達了作者對為政者的期望和對社會的關切。詩中使用了一系列意象和修辭手法,使詩詞更加生動有力。
首先,詩中使用了對偶的手法,如“讜論危言望素隆,獨于聲利性偏慵”,通過對比讜論危言和獨善其身的聲利之徒,凸顯了真知灼見的重要性。
其次,詩中運用了象征意象,比如將為政者比作龍樓調護官,暗示他們應該保護人民的利益和福祉。而“鳩杖躋攀興已濃”則形象地表達了為政者追求權勢的心態。
此外,詩中也運用了自然景物的比喻,如“不變松篁心轉勁,無邊江海量兼容”,通過將不變的松柏和無邊的江海與為政者的心境進行類比,表達了作者對為政者堅定和包容的期望。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政治現實的批判和對理想政治的追求,表達了作者對社會的關切和對為政者的期望。它以獨特的藝術表達方式,傳遞了一種希望和呼喚,呼吁為政者能夠關注人民的利益,為社會的發展和蒼生的幸福而努力。
“龍樓調護官雖寵”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chóu zhào gōng bǎo zhì zhèng yán huái èr shǒu
和酬趙宮保致政言懷二首
dǎng lùn wēi yán wàng sù lóng, dú yú shēng lì xìng piān yōng.
讜論危言望素隆,獨于聲利性偏慵。
lóng lóu tiáo hù guān suī chǒng, jiū zhàng jī pān xìng yǐ nóng.
龍樓調護官雖寵,鳩杖躋攀興已濃。
bù biàn sōng huáng xīn zhuǎn jìn, wú biān jiāng hǎi liàng jiān róng.
不變松篁心轉勁,無邊江海量兼容。
pán xī zòng lǎo níng xián dé, huì wèi cāng shēng qǐ gēng zhòng.
磻溪縱老寧閒得,會為蒼生起更重。
“龍樓調護官雖寵”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