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頭刈麥催行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隴頭刈麥催行馌”全詩
岸盡龍鱗盤翠條,溪深鰲背露晴沙。
隴頭刈麥催行馌,桑下繰絲急轉車。
總是白頭官長事,莫嫌粗俗向人夸。
分類:
作者簡介(曾鞏)

曾鞏(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豐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稱“南豐先生”。漢族,建昌南豐(今屬江西)人,后居臨川(今江西撫州市西)。曾致堯之孫,曾易占之子。嘉祐二年(1057)進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為“南豐七曾”(曾鞏、曾肇、曾布、曾紆、曾纮、曾協、曾敦)之一。在學術思想和文學事業上貢獻卓越。
《水西亭書事》曾鞏 翻譯、賞析和詩意
《水西亭書事》是宋代文學家曾鞏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
一番雨熟林間杏,
四面風開水上花。
岸盡龍鱗盤翠條,
溪深鰲背露晴沙。
隴頭刈麥催行馌,
桑下繰絲急轉車。
總是白頭官長事,
莫嫌粗俗向人夸。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田園景色,通過描寫大自然的美景以及人們的勞作場景,表達了對樸實生活和純樸勞動的贊美。詩中展現了四季更迭、自然環境和人們的生活場景,以及對勞動的敬意和對自然美的贊美。
賞析:
詩詞以自然景色為背景,通過描寫雨后成熟的林中杏樹和水上的花朵,展示了大自然的生機和美麗。詩中提到的龍鱗盤翠條和鰲背露晴沙,形象地描繪了岸邊的蔥翠植物和溪水的清澈。接下來,詩中轉入人們的勞作場景,描述了隴頭上刈麥的忙碌景象和桑下繰絲的緊張場景,展示了農民的辛勤勞作和為生活奔波的形象。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白頭官長的稱贊,認為他們從事的勞動雖然粗俗,卻是光榮的,應該被人們所贊美。
整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示了自然景色和人們的勞動場景,融合了對自然美和勞動的贊美,表達了對樸實生活和勞動的肯定和贊揚。同時,通過對白頭官長的贊美,也呼應了宋代社會中重視勞動的價值觀。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傳遞出一種淳樸、寧靜和生機勃勃的田園風光,給人以清新愉悅之感。
“隴頭刈麥催行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uǐ xī tíng shū shì
水西亭書事
yī fān yǔ shú lín jiān xìng, sì miàn fēng kāi shuǐ shàng huā.
一番雨熟林間杏,四面風開水上花。
àn jǐn lóng lín pán cuì tiáo, xī shēn áo bèi lù qíng shā.
岸盡龍鱗盤翠條,溪深鰲背露晴沙。
lǒng tóu yì mài cuī xíng yè, sāng xià qiāo sī jí zhuǎn chē.
隴頭刈麥催行馌,桑下繰絲急轉車。
zǒng shì bái tóu guān zhǎng shì, mò xián cū sú xiàng rén kuā.
總是白頭官長事,莫嫌粗俗向人夸。
“隴頭刈麥催行馌”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