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年南狩牙檣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何年南狩牙檣出”全詩
何年南狩牙檣出,六月西來雪浪浮。
夏口樓臺供夕望,晴川風物待春游。
可能頻度漁陽曲,不負當年鸚鵡洲。
分類:
作者簡介(曾鞏)

曾鞏(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豐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稱“南豐先生”。漢族,建昌南豐(今屬江西)人,后居臨川(今江西撫州市西)。曾致堯之孫,曾易占之子。嘉祐二年(1057)進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為“南豐七曾”(曾鞏、曾肇、曾布、曾紆、曾纮、曾協、曾敦)之一。在學術思想和文學事業上貢獻卓越。
《送雙漸之漢陽》曾鞏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雙漸之漢陽》是宋代文學家曾鞏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楚國封疆最上流,
夾江分命兩諸侯。
何年南狩牙檣出,
六月西來雪浪浮。
夏口樓臺供夕望,
晴川風物待春游。
可能頻度漁陽曲,
不負當年鸚鵡洲。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對雙漸的送別之情。雙漸是指雙漸鎮,位于楚國的封疆之地,地位很高。詩中描繪了雙漸鎮的壯麗景色和雙漸出使的場景,表達了對他的贊美和祝福。
賞析:
這首詩詞以敘事的方式,描繪了楚國封疆最上游的雙漸鎮。首兩句描述了夾江兩岸的封疆地位,表達了雙漸的重要性。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雙漸出使的情景,將南狩和西來的景象相連,形象地描繪了雙漸的旅途。
后兩句中,夏口樓臺供夕望,晴川風物待春游,描繪了雙漸出發前的景色,夏口樓臺的夕陽和晴川的風景,象征著美好的未來。最后兩句可能指的是詩人曾鞏自己,表示他會經常去漁陽曲,不辜負當年在鸚鵡洲相聚的美好回憶。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景色和情感表達,展現了對雙漸的景仰和送別之情。同時,通過具體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增強了詩詞的藝術感,給人以美好的印象。
“何年南狩牙檣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shuāng jiàn zhī hàn yáng
送雙漸之漢陽
chǔ guó fēng jiāng zuì shàng liú, jiā jiāng fēn mìng liǎng zhū hóu.
楚國封疆最上流,夾江分命兩諸侯。
hé nián nán shòu yá qiáng chū, liù yuè xī lái xuě làng fú.
何年南狩牙檣出,六月西來雪浪浮。
xià kǒu lóu tái gōng xī wàng, qíng chuān fēng wù dài chūn yóu.
夏口樓臺供夕望,晴川風物待春游。
kě néng pín dù yú yáng qǔ, bù fù dāng nián yīng wǔ zhōu.
可能頻度漁陽曲,不負當年鸚鵡洲。
“何年南狩牙檣出”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四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