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有池蓮變紅碧”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空有池蓮變紅碧”全詩
清香冷落秋風前,似被麻姑妨顏色。
分類:
作者簡介(曾鞏)

曾鞏(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豐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稱“南豐先生”。漢族,建昌南豐(今屬江西)人,后居臨川(今江西撫州市西)。曾致堯之孫,曾易占之子。嘉祐二年(1057)進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為“南豐七曾”(曾鞏、曾肇、曾布、曾紆、曾纮、曾協、曾敦)之一。在學術思想和文學事業上貢獻卓越。
《碧蓮池》曾鞏 翻譯、賞析和詩意
《碧蓮池》是宋代文學家曾鞏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
神仙恍惚不可明,
空有池蓮變紅碧。
清香冷落秋風前,
似被麻姑妨顏色。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神秘的池塘,其中的蓮花變幻莫測。首句“神仙恍惚不可明”表達了詩人對這個神奇景象的難以理解和捕捉。池塘中的蓮花本應是紅色和碧綠色的,但是它們以一種奇特的方式變化著。第二句“空有池蓮變紅碧”中的“空有”意味著詩人無法真正把握或理解這種變化,蓮花的色彩變幻令人難以捉摸。
接下來的兩句“清香冷落秋風前,似被麻姑妨顏色”描繪了這些蓮花的孤單和凋謝。清香雖然依然存在,但它們在秋風的吹拂下顯得冷落無人,仿佛被麻姑(傳說中的仙女)所干擾,無法保持原本的色彩。
整首詩以神秘的意象描繪了一場奇幻的景觀,蓮花的變化和凋謝象征著生命的無常和短暫。詩人通過描繪這個景象,表達了對于人生無常和世事變化的感慨。詩中的景物與情感相結合,給人以深刻的思考和共鳴。整首詩憑借其神秘、飄渺的意象和深刻的感悟,展示了曾鞏獨特的藝術風格和思想境界。
“空有池蓮變紅碧”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ì lián chí
碧蓮池
shén xiān huǎng hū bù kě míng, kōng yǒu chí lián biàn hóng bì.
神仙恍惚不可明,空有池蓮變紅碧。
qīng xiāng lěng luò qiū fēng qián, shì bèi má gū fáng yán sè.
清香冷落秋風前,似被麻姑妨顏色。
“空有池蓮變紅碧”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