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陂野水冬來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入陂野水冬來淺”全詩
入陂野水冬來淺,對樹諸峰雪后寒。
塢笛最宜風外聽,嶺梅初得醉中看。
行尋故心無事,不覺西游道路難。
分類:
作者簡介(曾鞏)

曾鞏(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豐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稱“南豐先生”。漢族,建昌南豐(今屬江西)人,后居臨川(今江西撫州市西)。曾致堯之孫,曾易占之子。嘉祐二年(1057)進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為“南豐七曾”(曾鞏、曾肇、曾布、曾紆、曾纮、曾協、曾敦)之一。在學術思想和文學事業上貢獻卓越。
《酬材叔江西道中作》曾鞏 翻譯、賞析和詩意
《酬材叔江西道中作》是宋代文人曾鞏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枉渚荒源百里間,
草根經燒舊痕乾。
入陂野水冬來淺,
對樹諸峰雪后寒。
譯文:
徒然的湖濱和荒涼的源頭相距百里,
草根經歷過舊時的燒灼,留下干裂的印記。
進入陂塘,野水在冬天變得淺薄,
望著樹上的各峰,雪后的寒意依然存在。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行經江西道中的景色和感受。詩人所見的枉渚和荒涼的源頭相隔百里,湖濱和源頭之間似乎沒有什么聯系,暗示著人生中的一段曲折之旅。草根經歷了舊時的燒灼,留下了干裂的痕跡,可以理解為作者對困難和挫折的體驗,同時也暗示了人生的坎坷和曲折。
詩中描述了進入陂塘后的景象,野水因為冬天的來臨而變得淺薄,這里可以理解為一種無奈和冷淡。詩人望著樹上的各峰,雪后的寒意依然存在,這里映襯出了作者內心的孤寂和寒冷感受。整首詩以冷峻的自然景色為背景,反映了作者對人生道路的思考和感慨。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行走在江西道中,尋找自己故有的心境,但卻發現西行的道路并不容易。這里既有對旅途的艱辛的描繪,也有對行走的目的的思考。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展現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對人生道路的思考,表達了詩人對困難和掙扎的體驗,并對追尋內心境界的艱難表示了感慨。
“入陂野水冬來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óu cái shū jiāng xī dào zhōng zuò
酬材叔江西道中作
wǎng zhǔ huāng yuán bǎi lǐ jiān, cǎo gēn jīng shāo jiù hén gān.
枉渚荒源百里間,草根經燒舊痕乾。
rù bēi yě shuǐ dōng lái qiǎn, duì shù zhū fēng xuě hòu hán.
入陂野水冬來淺,對樹諸峰雪后寒。
wù dí zuì yí fēng wài tīng, lǐng méi chū dé zuì zhōng kàn.
塢笛最宜風外聽,嶺梅初得醉中看。
xíng xún gù xīn wú shì, bù jué xī yóu dào lù nán.
行尋故心無事,不覺西游道路難。
“入陂野水冬來淺”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六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