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追羊杜經行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更追羊杜經行樂”全詩
煙云秀發春前地,草木清含雪后天。
已卜耕桑臨富水,暫拋魚鳥去伊川。
更追羊杜經行樂,況有風騷是謫仙。
分類:
作者簡介(曾鞏)

曾鞏(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豐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稱“南豐先生”。漢族,建昌南豐(今屬江西)人,后居臨川(今江西撫州市西)。曾致堯之孫,曾易占之子。嘉祐二年(1057)進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為“南豐七曾”(曾鞏、曾肇、曾布、曾紆、曾纮、曾協、曾敦)之一。在學術思想和文學事業上貢獻卓越。
《和張伯常峴山亭晚起元韻》曾鞏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張伯常峴山亭晚起元韻》是宋代文學家曾鞏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揮手紅塵意浩然,
夙興招客與扳聯。
煙云秀發春前地,
草木清含雪后天。
已卜耕桑臨富水,
暫拋魚鳥去伊川。
更追羊杜經行樂,
況有風騷是謫仙。
中文譯文:
揮手告別了紛擾的塵世,心懷浩然之意。
早起招待客人,與他們交談聯絡。
煙云飄蕩在春天的前方,
青草和樹木在雪后的天空中清新含蓄。
已經決定在豐沛的水邊務農,
暫時離開了漁獵的生活去往伊川。
更加追求羊脂玉液的樂趣,
何況還有風雅的才情,如同被貶下凡的仙人。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曾鞏在峴山亭醒來的情景,表達了他對紛擾世事的厭倦和對清凈自然的向往。詩中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展示了春天的美麗和雪后的寧靜,以及山水之間的變幻和交替。
詩人曾鞏在詩中表達了對過去生活的告別,他決定離開漁獵的生活,去豐沛的水邊務農。這種選擇體現了他對安穩生活的向往和對紅塵世界的疲倦。同時,詩人也表達了對文學和藝術的追求,他稱自己具有風騷的才情,如同被貶下凡的仙人。
整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景物的描寫和詩人的感悟,展示了作者內心世界的變化和追求。這首詩詞在描繪自然景物的同時,也融入了詩人對生活和才情的思考,表達了對清凈和追求的追逐,具有典型的宋代詩人的風格和主題。
“更追羊杜經行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zhāng bó cháng xiàn shān tíng wǎn qǐ yuán yùn
和張伯常峴山亭晚起元韻
huī shǒu hóng chén yì hào rán, sù xìng zhāo kè yǔ bān lián.
揮手紅塵意浩然,夙興招客與扳聯。
yān yún xiù fā chūn qián dì, cǎo mù qīng hán xuě hòu tiān.
煙云秀發春前地,草木清含雪后天。
yǐ bo gēng sāng lín fù shuǐ, zàn pāo yú niǎo qù yī chuān.
已卜耕桑臨富水,暫拋魚鳥去伊川。
gèng zhuī yáng dù jīng xíng lè, kuàng yǒu fēng sāo shì zhé xiān.
更追羊杜經行樂,況有風騷是謫仙。
“更追羊杜經行樂”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三覺 (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