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是江湖兩鬢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況是江湖兩鬢華”全詩
欲載一樽乘興去,不知何處有殘花。
分類:
作者簡介(曾鞏)

曾鞏(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豐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稱“南豐先生”。漢族,建昌南豐(今屬江西)人,后居臨川(今江西撫州市西)。曾致堯之孫,曾易占之子。嘉祐二年(1057)進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為“南豐七曾”(曾鞏、曾肇、曾布、曾紆、曾纮、曾協、曾敦)之一。在學術思想和文學事業上貢獻卓越。
《會稽絕句三首》曾鞏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會稽絕句三首》
年年俗雨愁春晚,
況是江湖兩鬢華。
欲載一樽乘興去,
不知何處有殘花。
中文譯文:
每年這俗雨讓人感到春天晚了,
尤其是江湖之間,我的兩鬢已有斑白。
我希望帶上一瓶美酒,駕著興致去,
卻不知道哪里還有殘存的花朵。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詩人曾鞏的作品,描述了人生的凄涼和時光的流轉。
首兩句"年年俗雨愁春晚,況是江湖兩鬢華"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的感慨。年年的俗雨讓人感到春天來得晚,暗喻歲月的流逝。"江湖兩鬢華"是指詩人自己的兩鬢已經斑白,顯示了歲月的痕跡,暗示詩人已經邁入中年,感嘆光陰的無情。
接下來的兩句"欲載一樽乘興去,不知何處有殘花"表達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無奈。詩人希望帶上一瓶美酒,駕著興致去尋找殘留的美好,但卻不知道美好之處在哪里。這里的殘花可以理解為生活中的美好瞬間或者美好事物,詩人渴望能夠找到它們,但現實卻讓他無從尋覓。
整首詩以凄涼寂寞的意境展現了詩人對光陰流逝、歲月變遷的感慨,并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卻又無法達到的無奈心情。詩人通過描繪自己的生命階段和心境,寄托了對美好和時光的渴望,以及對現實中無法實現的遺憾。這種對時光流逝和生活無常的思考,讓人不禁產生共鳴,深感人生短暫和光陰易逝的滄桑之情。
“況是江湖兩鬢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kuài jī jué jù sān shǒu
會稽絕句三首
nián nián sú yǔ chóu chūn wǎn, kuàng shì jiāng hú liǎng bìn huá.
年年俗雨愁春晚,況是江湖兩鬢華。
yù zài yī zūn chéng xìng qù, bù zhī hé chǔ yǒu cán huā.
欲載一樽乘興去,不知何處有殘花。
“況是江湖兩鬢華”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仄韻) 去聲二十二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