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淵明漉酒巾”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負淵明漉酒巾”全詩
曲水豈能留往事,南湖空解照行人。
最宜靈運登山屐,不負淵明漉酒巾。
老去飄零心未折,暫須同醉海邊春。
分類:
作者簡介(曾鞏)

曾鞏(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豐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稱“南豐先生”。漢族,建昌南豐(今屬江西)人,后居臨川(今江西撫州市西)。曾致堯之孫,曾易占之子。嘉祐二年(1057)進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為“南豐七曾”(曾鞏、曾肇、曾布、曾紆、曾纮、曾協、曾敦)之一。在學術思想和文學事業上貢獻卓越。
《游天章寺》曾鞏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游天章寺》是宋代文學家曾鞏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籃輿朝出踏輕塵,
拂面毿毿柳色新。
曲水豈能留往事,
南湖空解照行人。
最宜靈運登山屐,
不負淵明漉酒巾。
老去飄零心未折,
暫須同醉海邊春。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詩人游覽天章寺的情景和感慨。詩人坐在籃輿上,朝陽升起,踏著輕盈的塵土前行。他感受到清新的柳綠拂過面龐,春天的氣息撲面而來。然而,他認為像曲水一樣的景物并不能使人停留住過去的事情,南湖也空蕩蕩地解放著行人。詩人認為最適宜的是登上山間的小徑,不辜負淵明(指古代文學家淵明)漉酒的精神。盡管年歲漸長,心境愈發飄零,但他暫且還是需要與春天海邊一同陶醉。
賞析:
《游天章寺》描繪了詩人游覽天章寺的場景,展現了他對自然和人生的思考。詩中通過籃輿、輕塵、柳色和春天等形象描寫,營造出一種清新、寧靜的氛圍。詩人通過曲水和南湖的比喻,抒發了對過去的事物無法停留的觸動和感慨。詩人認為真正值得追求的是登山屐,這象征著對精神境界的追求和修養。他以淵明漉酒為典型,表達了對古代文人風范的欽佩和追憶。盡管時光流轉,詩人依然保持著他未曾磨滅的心靈,并期待與春天的美景一同陶醉。整首詩以自然景物和個人情感相互交織,既表達了對人生哲理的思考,又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美的贊美和向往。
總體來說,這首詩詞通過精巧的描寫和深入的思考,將自然景物與人生境遇相結合,表達了對過去的回憶、對古代文人風范的敬仰以及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不負淵明漉酒巾”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óu tiān zhāng sì
游天章寺
lán yú cháo chū tà qīng chén, fú miàn sān sān liǔ sè xīn.
籃輿朝出踏輕塵,拂面毿毿柳色新。
qǔ shuǐ qǐ néng liú wǎng shì, nán hú kōng jiě zhào xíng rén.
曲水豈能留往事,南湖空解照行人。
zuì yí líng yùn dēng shān jī, bù fù yuān míng lù jiǔ jīn.
最宜靈運登山屐,不負淵明漉酒巾。
lǎo qù piāo líng xīn wèi zhé, zàn xū tóng zuì hǎi biān chūn.
老去飄零心未折,暫須同醉海邊春。
“不負淵明漉酒巾”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