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傾瓢水陋巷士”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樂傾瓢水陋巷士”全詩
不顧無復問周公,可歸乃獨知孔子。
自期動即重丘山,所去何啻輕糠秕。
取合悠悠富貴兒,豈知豪杰心之恥。
分類:
作者簡介(曾鞏)

曾鞏(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豐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稱“南豐先生”。漢族,建昌南豐(今屬江西)人,后居臨川(今江西撫州市西)。曾致堯之孫,曾易占之子。嘉祐二年(1057)進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為“南豐七曾”(曾鞏、曾肇、曾布、曾紆、曾纮、曾協、曾敦)之一。在學術思想和文學事業上貢獻卓越。
《豪杰》曾鞏 翻譯、賞析和詩意
《豪杰》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曾鞏。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老哺薇蕨西山翁,
樂傾瓢水陋巷士。
不顧無復問周公,
可歸乃獨知孔子。
自期動即重丘山,
所去何啻輕糠秕。
取合悠悠富貴兒,
豈知豪杰心之恥。
中文譯文:
年邁的山間居士喂養著野生的薇蕨,
喜歡與鄉下的陋巷士人傾倒酒水。
他不再顧及無關緊要的事物,
只知道回歸到孔子的教誨。
他自愿去行動,即使是重重山嶺,
所去之處也不過是些輕浮的瑣事。
追求富貴的人們取得了外在的成功,
卻不知道豪杰心靈的恥辱。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比老哺薇蕨的山間居士和樂傾瓢水的陋巷士人的生活態度,表達了作者對儒家思想的崇尚和對時世浮躁的批判。
首先,作者描述了山間居士的生活,他年老而仍然從事與自然相處的簡單喜悅,以薇蕨為例,展示了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人生態度。與之相對照的是陋巷士人,他們追求享樂和物質財富,喜歡傾倒酒水,生活浮華而庸俗。
接著,作者表達了山間居士不再關心無關緊要的事情,而專注于回歸孔子的教誨。山間居士放下了對世俗權勢的追求,選擇追隨孔子的道德準則,并以此為指引。
在接下來的幾句中,作者以自身的期許,強調了山間居士追求真理和道德的決心。即使面臨困難和險阻,他仍然愿意去行動,去攀登高山。與此同時,他看輕了那些追求權勢和物質利益的瑣事,將之比喻為輕如糠秕。
最后兩句表達了對于追求富貴的人們的諷刺和批判。他們只顧追求外在的成功和富貴,卻不明白豪杰心靈的高尚和內在的價值觀,對此作者表示恥辱之情。
整首詩詞通過對比不同生活態度的人物,表達了作者對于追求儒家道德的推崇和對于浮躁追求的批判。強調了追求真理和道德的重要性,以及對于物質追求盲目追逐的嘲諷。這首詩詞給人以深思,鼓勵人們追求內心真理和高尚的價值觀。
“樂傾瓢水陋巷士”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áo jié
豪杰
lǎo bǔ wēi jué xī shān wēng, lè qīng piáo shuǐ lòu xiàng shì.
老哺薇蕨西山翁,樂傾瓢水陋巷士。
bù gù wú fù wèn zhōu gōng, kě guī nǎi dú zhī kǒng zǐ.
不顧無復問周公,可歸乃獨知孔子。
zì qī dòng jí zhòng qiū shān, suǒ qù hé chì qīng kāng bǐ.
自期動即重丘山,所去何啻輕糠秕。
qǔ hé yōu yōu fù guì ér, qǐ zhī háo jié xīn zhī chǐ.
取合悠悠富貴兒,豈知豪杰心之恥。
“樂傾瓢水陋巷士”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