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城桃李在人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鄢城桃李在人間”全詩
不搖聲利心能定,欲正哇淫手自刪。
潁水珠璣來席上,鄢城桃李在人間。
高齋掛榻驪歌后,坐守塵編少往不。
分類:
作者簡介(曾鞏)

曾鞏(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豐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稱“南豐先生”。漢族,建昌南豐(今屬江西)人,后居臨川(今江西撫州市西)。曾致堯之孫,曾易占之子。嘉祐二年(1057)進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為“南豐七曾”(曾鞏、曾肇、曾布、曾紆、曾纮、曾協、曾敦)之一。在學術思想和文學事業上貢獻卓越。
《贈黃降自宜城赴官許昌》曾鞏 翻譯、賞析和詩意
《贈黃降自宜城赴官許昌》是宋代文學家曾鞏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送黃降自宜城赴官許昌
所學從誰得最完,
豫間新出已難攀。
不搖聲利心能定,
欲正哇淫手自刪。
潁水珠璣來席上,
鄢城桃李在人間。
高齋掛榻驪歌后,
坐守塵編少往不。
詩意:
這首詩是曾鞏送給黃降的,黃降是從宜城赴官許昌的。詩人表達了對黃降學問的贊美和對其官職的祝福。詩中提到自己學問的來源和現在的情況,以及對黃降品德的稱贊和期望。詩人還用穎水的珠璣比喻黃降的才華,在鄢城則有桃李般的人才。最后,詩人表示自己待在高齋中,掛著榻子,等待驪歌的到來,坐守著塵編,很少外出。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曾鞏對黃降的敬佩和祝福之情。詩人通過對黃降學問的贊美,表達了對他所學的崇高認同。詩中的"所學從誰得最完"表明黃降的學問已經達到了極高的境界,超越了其他人。而"豫間新出已難攀"則暗示了黃降的學問已經超過了當時的時代潮流,成為頂尖的學者。
詩人進一步強調了黃降不為名利所動,心境堅定的品德。他說:"不搖聲利心能定,欲正哇淫手自刪",表明黃降能夠堅守自己的原則,不為聲利所動,并且能夠自我約束,剔除不正之事。
詩人運用穎水的珠璣和鄢城的桃李來形容黃降的才華和人才輩出的地方,表達了對黃降的贊美之情。
最后,詩人以自己坐守高齋、掛榻等待驪歌的形象,表達了自己對黃降的期待和敬佩之情。"坐守塵編少往不"則表明自己在靜默中思考和創作,很少外出。
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對黃降學問和品德的贊美,展現了曾鞏對才華出眾的黃降的敬佩和期望。
“鄢城桃李在人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huáng jiàng zì yí chéng fù guān xǔ chāng
贈黃降自宜城赴官許昌
suǒ xué cóng shuí dé zuì wán, yù jiān xīn chū yǐ nán pān.
所學從誰得最完,豫間新出已難攀。
bù yáo shēng lì xīn néng dìng, yù zhèng wa yín shǒu zì shān.
不搖聲利心能定,欲正哇淫手自刪。
yǐng shuǐ zhū jī lái xí shàng, yān chéng táo lǐ zài rén jiān.
潁水珠璣來席上,鄢城桃李在人間。
gāo zhāi guà tà lí gē hòu, zuò shǒu chén biān shǎo wǎng bù.
高齋掛榻驪歌后,坐守塵編少往不。
“鄢城桃李在人間”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仄韻) 去聲十六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