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味陽春白雪篇”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更味陽春白雪篇”全詩
喜傾白發論文酒,重訪清江下瀨船。
志大肯同悲抱璞,識高寧許笑求田。
已闚品藻傳荊楚,更味陽春白雪篇。
分類:
作者簡介(曾鞏)

曾鞏(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豐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稱“南豐先生”。漢族,建昌南豐(今屬江西)人,后居臨川(今江西撫州市西)。曾致堯之孫,曾易占之子。嘉祐二年(1057)進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為“南豐七曾”(曾鞏、曾肇、曾布、曾紆、曾纮、曾協、曾敦)之一。在學術思想和文學事業上貢獻卓越。
《贈張伯常之郢見過因話荊楚故事仍貺佳什》曾鞏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贈張伯常之郢見過因話荊楚故事仍貺佳什》是宋代文人曾鞏所作。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一見心親十載前,
相望南北久茫然。
喜傾白發論文酒,
重訪清江下瀨船。
志大肯同悲抱璞,
識高寧許笑求田。
已闚品藻傳荊楚,
更味陽春白雪篇。
詩意:
這首詩詞是曾鞏給張伯常的贈詩。詩人曾鞏與張伯常相識已有十年之久,但由于相隔南北,長久以來未曾相見,所以心中充滿了思念之情。當兩人終于相聚時,曾鞏喜不自勝,傾訴心中的喜悅,像是傾倒了一杯白發(白發代指年老)論文的酒。他再次來到了清江下的瀨船,回憶起往昔的往事。曾鞏贊賞張伯常的志向和才華,他們志向堅定,寧愿同甘共苦,也不怕艱辛,表達出對純樸的追求和對田園生活的向往。曾鞏已經品味過荊楚的風土人情,也讀過其中的名士傳世之作,但他對于陽春白雪的詩篇更加傾心,表示對于清新明凈的詩句更為欣賞。
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曾鞏對好友張伯常的思念之情,同時也展現了對荊楚地區文化的贊美和向往。詩中的描寫簡練而生動,通過情感的流露和對景物的描寫,展示了曾鞏內心的感受和對于張伯常的贊賞之情。曾鞏以自己的親身經歷,表達了對荊楚地區的喜愛和對清新明凈的詩篇的偏好。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意境深遠,展示了宋代文人對友情和文化的追求,同時也彰顯了曾鞏對田園生活的向往和對純樸的追求。
“更味陽春白雪篇”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zhāng bó cháng zhī yǐng jiàn guò yīn huà jīng chǔ gù shì réng kuàng jiā shén
贈張伯常之郢見過因話荊楚故事仍貺佳什
yī jiàn xīn qīn shí zài qián, xiāng wàng nán běi jiǔ máng rán.
一見心親十載前,相望南北久茫然。
xǐ qīng bái fà lùn wén jiǔ, chóng fǎng qīng jiāng xià lài chuán.
喜傾白發論文酒,重訪清江下瀨船。
zhì dà kěn tóng bēi bào pú, shí gāo níng xǔ xiào qiú tián.
志大肯同悲抱璞,識高寧許笑求田。
yǐ kuī pǐn zǎo chuán jīng chǔ, gèng wèi yáng chūn bái xuě piān.
已闚品藻傳荊楚,更味陽春白雪篇。
“更味陽春白雪篇”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