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云難乘望空斷”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歸云難乘望空斷”全詩
山回風吹霧不盡,帆健船沖浪相沓。
歸云難乘望空斷,落日乍掩涼可納。
去家今夜一千里,誰見愁來坐方榻。
分類:
作者簡介(曾鞏)

曾鞏(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豐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稱“南豐先生”。漢族,建昌南豐(今屬江西)人,后居臨川(今江西撫州市西)。曾致堯之孫,曾易占之子。嘉祐二年(1057)進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為“南豐七曾”(曾鞏、曾肇、曾布、曾紆、曾纮、曾協、曾敦)之一。在學術思想和文學事業上貢獻卓越。
《發彭澤》曾鞏 翻譯、賞析和詩意
《發彭澤》是宋代文人曾鞏所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臥在床上聽到船槳聲,知道雨即將來臨。
起身一看,江水與天相連。
山巒回繞,風吹起霧氣不消散,
帆船矯健地沖浪,相互競相前行。
歸途上的云朵難以乘坐,遙望之處空曠而斷絕,
夕陽逐漸西沉,涼意漸漸侵襲,天色漸暗。
離家已經千里之遙,今夜孤獨何人能明了,
誰能看到我內心的憂愁,坐在方榻上思緒萬千。
詩意和賞析:
《發彭澤》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彭澤旅途中的一系列景象和情感。詩人躺在床上,通過聽到櫓聲預感到雨即將來臨。他起身窺望,看到江水和天空相接,形成壯麗的景象。山巒回繞,風吹起霧氣,給人以幽靜神秘之感。帆船在波濤中勇敢地前行,相互競爭,展現出頑強不屈的精神。
詩中的歸云難乘和落日逐漸西沉,揭示了詩人離家已經千里之遙的孤獨感和思鄉之情。歸云難乘是指回歸的云朵遙不可及,象征著詩人遠離家鄉的遙遠距離。而落日西沉則象征著時光的流逝和離別的情緒。夜幕降臨,涼意漸漸侵襲,讓人感受到一種孤寂和無助。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的心情。他在異鄉思念家人和故土,卻無人能真正理解他內心的憂愁。他坐在方榻上,思緒萬千,感到無盡的孤獨和無奈。
整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描繪江水、山巒、帆船等元素,表達了詩人在旅途中的孤獨和思鄉之情。詩人運用景物描寫和情感抒發相結合的手法,以簡潔凝練的語言展示了他內心的矛盾和無奈。這首詩詞以其深刻的詩意和情感表達,展示了曾鞏獨特的藝術風格和才華。
“歸云難乘望空斷”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ā péng zé
發彭澤
wò wén lǔ shēng zhī yǔ lái, qǐ jiàn jiāng liú yǔ tiān hé.
臥聞櫓聲知雨來,起見江流與天合。
shān huí fēng chuī wù bù jìn, fān jiàn chuán chōng làng xiāng dá.
山回風吹霧不盡,帆健船沖浪相沓。
guī yún nán chéng wàng kōng duàn, luò rì zhà yǎn liáng kě nà.
歸云難乘望空斷,落日乍掩涼可納。
qù jiā jīn yè yī qiān lǐ, shuí jiàn chóu lái zuò fāng tà.
去家今夜一千里,誰見愁來坐方榻。
“歸云難乘望空斷”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四旱 (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