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促諧曠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局促諧曠逸”全詩
若與心目期,爭從窗戶出。
太守樸鄙人,迂無適時術。
治民務不煩,得以偷暇日。
北城最頻登,局促諧曠逸。
云根辨毫芒,鳥背臨嵂崒。
亦以樂賓游,豈惟慰衰疾。
欲寄別后情,嗟無少文筆。
分類:
作者簡介(曾鞏)

曾鞏(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豐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稱“南豐先生”。漢族,建昌南豐(今屬江西)人,后居臨川(今江西撫州市西)。曾致堯之孫,曾易占之子。嘉祐二年(1057)進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為“南豐七曾”(曾鞏、曾肇、曾布、曾紆、曾纮、曾協、曾敦)之一。在學術思想和文學事業上貢獻卓越。
《漢廣亭》曾鞏 翻譯、賞析和詩意
《漢廣亭》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曾鞏。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悠悠漢水長,
剡剡楚山密。
若與心目期,
爭從窗戶出。
太守樸鄙人,
迂無適時術。
治民務不煩,
得以偷暇日。
北城最頻登,
局促諧曠逸。
云根辨毫芒,
鳥背臨嵂崒。
亦以樂賓游,
豈惟慰衰疾。
欲寄別后情,
嗟無少文筆。
中文譯文:
漢水長長地流淌,
楚山陡峭而茂密。
如果與心中所期待的相會,
就爭著從窗戶離去。
太守是一個樸實無華的人,
迂腐而沒有適時的才能。
治理百姓不煩擾,
得以偷得一些閑暇的日子。
北城是我最常去的地方,
局促之中卻又和諧寬廣。
云彩的根部分辨出微弱的光芒,
鳥兒背負著臨近嵂崒的山峰。
我也以賓客的身份游玩,
不僅是為了慰藉自己的疾病。
想要寄托離別后的情感,
唉,可惜我沒有多少才華的文字來表達。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官員在清閑之余,沉浸在自然風景中的情景。詩人以清新自然的筆觸,寫出了寬廣的漢水和險峻的楚山,以及他與心中期待的人相會的渴望。詩人描寫了自己作為太守的生活,以及他平淡而無為的治理方式,讓自己有時間偷得一些閑暇。北城成為他常去的地方,盡管空間有限,卻能給他帶來寬闊和諧的感受。他觀察到云彩的微弱光芒和鳥兒飛翔在嵂崒山上的景象,從中獲得快樂和啟發。最后,詩人表達了離別后的情感,但他感嘆自己缺乏足夠的才華來表達其中的情感。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詩人抒發了自己對官場生活的厭倦和對人情世故的無奈。整首詩以平淡的語氣寫就,但蘊含了對自由心境和真實感受的追求。它通過對自然景物的觀察和感悟,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的思考和對情感的渴望,給人以寧靜、舒適和自由的感受。
“局促諧曠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àn guǎng tíng
漢廣亭
yōu yōu hàn shuǐ zhǎng, shàn shàn chǔ shān mì.
悠悠漢水長,剡剡楚山密。
ruò yǔ xīn mù qī, zhēng cóng chuāng hù chū.
若與心目期,爭從窗戶出。
tài shǒu pǔ bǐ rén, yū wú shì shí shù.
太守樸鄙人,迂無適時術。
zhì mín wù bù fán, dé yǐ tōu xiá rì.
治民務不煩,得以偷暇日。
běi chéng zuì pín dēng, jú cù xié kuàng yì.
北城最頻登,局促諧曠逸。
yún gēn biàn háo máng, niǎo bèi lín lǜ zú.
云根辨毫芒,鳥背臨嵂崒。
yì yǐ lè bīn yóu, qǐ wéi wèi shuāi jí.
亦以樂賓游,豈惟慰衰疾。
yù jì bié hòu qíng, jiē wú shǎo wén bǐ.
欲寄別后情,嗟無少文筆。
“局促諧曠逸”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四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