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得過舊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所得過舊聞”全詩
初疑古軸畫,山水秋毫分。
時見崖下雨,多從衣上云。
濯足行尚側,心憂踏天文。
八荒正搖落,獨余草木薰。
但覺耳目勝,未知筋力勤。
顛毛已種種,世患方紛紛。
何當嘯吟此,日與樵蘇群。
分類:
作者簡介(曾鞏)

曾鞏(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豐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稱“南豐先生”。漢族,建昌南豐(今屬江西)人,后居臨川(今江西撫州市西)。曾致堯之孫,曾易占之子。嘉祐二年(1057)進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為“南豐七曾”(曾鞏、曾肇、曾布、曾紆、曾纮、曾協、曾敦)之一。在學術思想和文學事業上貢獻卓越。
《上翁嶺》曾鞏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上翁嶺》是宋代文人曾鞏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放車秋崖望,
所得過舊聞。
初疑古軸畫,
山水秋毫分。
放下車輛,站在秋天的崖上眺望,
聽到的都是過去的傳聞。
起初懷疑是否是古代軸畫中的景色,
山水的美景就像秋天細小的毫發一樣分明可見。
時見崖下雨,
多從衣上云。
濯足行尚側,
心憂踏天文。
常常看到崖下的雨水,
大部分都會沾濕我的衣襟。
沿著崖邊行走時,我會稍稍側身,
擔憂自己是否會踏足于天文之中。
八荒正搖落,
獨余草木薰。
但覺耳目勝,
未知筋力勤。
八方荒野的樹葉正在搖曳落下,
只有孤獨的草木散發著香氣。
我只覺得我的耳目暢快無比,
但不知道自己的筋骨是否勤奮努力。
顛毛已種種,
世患方紛紛。
何當嘯吟此,
日與樵蘇群。
種種不順已經令人焦慮不已,
世間痛苦紛至沓來。
何時才能高聲吟唱這首詩,
與眾多的樵夫和蘇民一起度過美好的一天。
這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于世事的愁悶和對于個人能力的不確定。通過描寫秋天的山水景色和崖邊的雨水,作者暗示了他對于世間痛苦和困境的觀察和感受。詩中的"古軸畫"和"山水秋毫分"形象地表達了他對于自然景物的細膩觀察和感悟。詩的最后幾句表達了作者的愿望,希望能夠擺脫世間的紛擾,與普通的人們一起享受自然的美好。
整首詩運用了具象的描寫和抒發內心情感的手法,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展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在宋代文人的作品中,這首詩體現了他們的山水情懷和對于個人命運的思考,同時也呈現出一種對于自然和人生的觸摸和領悟。
“所得過舊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àng wēng lǐng
上翁嶺
fàng chē qiū yá wàng, suǒ de guò jiù wén.
放車秋崖望,所得過舊聞。
chū yí gǔ zhóu huà, shān shuǐ qiū háo fēn.
初疑古軸畫,山水秋毫分。
shí jiàn yá xià yǔ, duō cóng yī shàng yún.
時見崖下雨,多從衣上云。
zhuó zú xíng shàng cè, xīn yōu tà tiān wén.
濯足行尚側,心憂踏天文。
bā huāng zhèng yáo luò, dú yú cǎo mù xūn.
八荒正搖落,獨余草木薰。
dàn jué ěr mù shèng, wèi zhī jīn lì qín.
但覺耳目勝,未知筋力勤。
diān máo yǐ zhǒng zhǒng, shì huàn fāng fēn fēn.
顛毛已種種,世患方紛紛。
hé dāng xiào yín cǐ, rì yǔ qiáo sū qún.
何當嘯吟此,日與樵蘇群。
“所得過舊聞”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二文 (仄韻) 去聲十三問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