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固自有百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世上固自有百為”全詩
世上固自有百為,兵間乃獨求一試。
趙括敢將亦已危,李平請守那復議。
吁嗟忍易萬人生,冀幸將徼一身利。
分類:
作者簡介(曾鞏)

曾鞏(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豐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稱“南豐先生”。漢族,建昌南豐(今屬江西)人,后居臨川(今江西撫州市西)。曾致堯之孫,曾易占之子。嘉祐二年(1057)進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為“南豐七曾”(曾鞏、曾肇、曾布、曾紆、曾纮、曾協、曾敦)之一。在學術思想和文學事業上貢獻卓越。
《兵間》曾鞏 翻譯、賞析和詩意
《兵間》是宋代文學家曾鞏的作品。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大義缺絕久未圖,
小人輕險何不至。
世上固自有百為,
兵間乃獨求一試。
趙括敢將亦已危,
李平請守那復議。
吁嗟忍易萬人生,
冀幸將徼一身利。
詩意:
這首詩探討了戰爭和個人利益之間的關系。詩人認為,長期以來,人們一直缺乏追求大義的勇氣和決心,而小人卻輕率地追求個人利益。盡管世間有許多行為可以追求個人利益,但只有在戰爭中才能實現真正的大義。詩中提到趙括和李平,暗指歷史上的英雄人物,他們在面臨危險和困境時,敢于采取行動并堅持自己的信念。整首詩流露出詩人對當時社會缺乏追求大義和冒險精神的失望之情。
賞析:
這首詩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當時社會現象的觀察和思考。曾鞏以清晰、有力的文字展示了他對追求大義和個人利益之間的對比和沖突的看法。詩人通過趙括和李平的例子,間接表達了對勇敢、堅定的個人品質的贊美。整首詩以一種憂郁的口吻表達了對社會風氣的不滿,呼喚人們應該有更高的追求和更勇敢的行動。
這首詩詞具有深刻的思想內涵和獨特的藝術風格,通過簡潔的語言傳達出詩人的思想和情感。它也反映了宋代社會的一些問題和對理想追求的關注。
“世上固自有百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īng jiān
兵間
dà yì quē jué jiǔ wèi tú, xiǎo rén qīng xiǎn hé bù zhì.
大義缺絕久未圖,小人輕險何不至。
shì shàng gù zì yǒu bǎi wèi, bīng jiān nǎi dú qiú yī shì.
世上固自有百為,兵間乃獨求一試。
zhào kuò gǎn jiāng yì yǐ wēi, lǐ píng qǐng shǒu nà fù yì.
趙括敢將亦已危,李平請守那復議。
xū jiē rěn yì wàn rén shēng, jì xìng jiāng jiǎo yī shēn lì.
吁嗟忍易萬人生,冀幸將徼一身利。
“世上固自有百為”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仄仄仄仄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