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酒減春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臘酒減春衣”全詩
歲晚煙霞重,川寒云樹微。
戎裝千里至,舊路十年歸。
還似汀洲雁,相逢又背飛。
分類:
作者簡介(李益)
《洛陽河亭奉酬留守群公追送(一作李逸詩)》李益 翻譯、賞析和詩意
《洛陽河亭奉酬留守群公追送(一作李逸詩)》是一首唐代李益的詩。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離開亭子,送別夕陽。
冬天的酒減少了春天的衣裳。
歲月晚了,煙霞重重,寒氣籠罩著云和樹。
戰士們穿著軍裝,千里迢迢而來,回到了舊路上,十年漫長的歸途。
他們像洛陽的雁一樣,相逢了又別離。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別離的畫面,詩人在洛陽的河亭與群公告別。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突出了別離的苦澀和離別者的辛酸之情。
首先,詩人描述了離別時的景象,夕陽西下,啟程離開。詩中提到“離亭餞落暉”,詩人用“離亭”一詞,表達了離別之情,離別時的夕陽更加凄美。
其次,詩人運用了對冬春的比喻,用“臘酒減春衣”來形容離別時的凄涼之感。臘酒代表冬天,春衣代表溫暖和希望。詩人通過這一比喻,表達了離別時的無奈和寒冷。
接著,詩人描述了歲月的流轉,歲晚之時,煙霞籠罩,寒氣襲來,云和樹在風中微微搖曳。這里通過景物的描繪,增加了詩詞的意境和氣氛。歲晚的景象與詩人離別的心情相呼應,給人一種凄涼和孤寂的感覺。
然后,詩人描述了歸途中的戰士們,他們穿著戎裝,千里迢迢地回到故鄉,走上了曾經的舊路。這里描繪了戰士們長時間離鄉的辛苦和漫長的歸途,使人對他們的堅持和付出產生共鳴。
最后,詩人以洛陽的雁為比喻,形容了別離的悲傷。洛陽的雁是往來于洛陽的候鳥,象征著離別和相逢。詩人用“相逢又背飛”來表達離別的循環,生動地展現了別離的痛苦和無奈。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對景物的描繪和比喻的運用,表達了離別的痛苦和辛酸,展現了戰士們長時間離鄉的艱辛和他們對家鄉的思念之情。同時,詩人以洛陽的雁作為象征,將離別的主題延伸到了更廣闊的層面。這首詩情感豐富,意境深遠,給人以思考和共鳴。
“臘酒減春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uò yáng hé tíng fèng chóu liú shǒu qún gōng zhuī sòng yī zuò lǐ yì shī
洛陽河亭奉酬留守群公追送(一作李逸詩)
lí tíng jiàn luò huī, là jiǔ jiǎn chūn yī.
離亭餞落暉,臘酒減春衣。
suì wǎn yān xiá zhòng, chuān hán yún shù wēi.
歲晚煙霞重,川寒云樹微。
róng zhuāng qiān lǐ zhì, jiù lù shí nián guī.
戎裝千里至,舊路十年歸。
hái shì tīng zhōu yàn, xiāng féng yòu bèi fēi.
還似汀洲雁,相逢又背飛。
“臘酒減春衣”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仄韻) 去聲五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