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憂待月乾詩筆”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憂待月乾詩筆”全詩
洗耳厭聞夸勢利,濯纓羞去傍塵埃。
不憂待月乾詩筆,已欲看華泛酒杯。
卻憶虎溪橋上過,夜涼臨砌尚徘徊。
分類:
作者簡介(曾鞏)

曾鞏(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豐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稱“南豐先生”。漢族,建昌南豐(今屬江西)人,后居臨川(今江西撫州市西)。曾致堯之孫,曾易占之子。嘉祐二年(1057)進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為“南豐七曾”(曾鞏、曾肇、曾布、曾紆、曾纮、曾協、曾敦)之一。在學術思想和文學事業上貢獻卓越。
《閱武堂下新渠》曾鞏 翻譯、賞析和詩意
《閱武堂下新渠》是宋代文人曾鞏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方渠新鑿北林開,
流水遙經畫閣來。
洗耳厭聞夸勢利,
濯纓羞去傍塵埃。
不憂待月乾詩筆,
已欲看華泛酒杯。
卻憶虎溪橋上過,
夜涼臨砌尚徘徊。
詩意:
這首詩以描繪閱武堂下的新水渠為背景,表達了作者曾鞏對功利之風的厭倦和對清凈寧靜的向往。詩中通過對比,表達了作者對于虛浮的贊美和功利的傍徨的厭倦,希望能夠洗凈耳朵,遠離這種浮華的風氣。作者表示不再擔憂時間的消逝,而是渴望欣賞華麗的酒杯。最后,作者回憶起自己曾經在虎溪橋上徘徊的夜晚,體驗到的涼爽和寧靜。
賞析:
這首詩詞展示了曾鞏對于時代的感受和自己內心的追求。詩中的方渠新鑿北林開,流水遙經畫閣來,形象生動地描述了新渠的景象,給讀者帶來了清新的感覺。作者通過"洗耳厭聞夸勢利,濯纓羞去傍塵埃"表達了對虛華的厭棄之情,對功利的嫌棄,希望能夠遠離這樣的環境,追求內心的寧靜與潔凈。"不憂待月乾詩筆,已欲看華泛酒杯"表明作者不再擔憂時間的流逝,而是期待享受華麗的人生和美好的時刻。最后的回憶虎溪橋上的夜晚,夜涼臨砌尚徘徊,表達了作者對于寧靜、涼爽的向往。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作者對于功利之風的厭倦和對內心寧靜的追求。通過對比和回憶,展現了作者對于清凈、寧靜的向往之情。這首詩詞以平實的語言傳遞了作者的感受和情感,同時也展示了宋代文人對于浮華與寧靜的思考。
“不憂待月乾詩筆”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uè wǔ táng xià xīn qú
閱武堂下新渠
fāng qú xīn záo běi lín kāi, liú shuǐ yáo jīng huà gé lái.
方渠新鑿北林開,流水遙經畫閣來。
xǐ ěr yàn wén kuā shì lì, zhuó yīng xiū qù bàng chén āi.
洗耳厭聞夸勢利,濯纓羞去傍塵埃。
bù yōu dài yuè gān shī bǐ, yǐ yù kàn huá fàn jiǔ bēi.
不憂待月乾詩筆,已欲看華泛酒杯。
què yì hǔ xī qiáo shàng guò, yè liáng lín qì shàng pái huái.
卻憶虎溪橋上過,夜涼臨砌尚徘徊。
“不憂待月乾詩筆”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四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