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旋中規”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周旋中規”全詩
仆臣御,守法度。
乍可三驅失前禽,不可一朝為詭遇。
假使四牡,項領無害。
六轡如組,周旋中規,折旋中矩。
聽和鸞之聲,遵康莊之路。
馬不駭輿,君子安處。
如欲登九折之險,走羊腸之阻,蒙犯霜露,跌踢風雨。
雖使造父再生,王良復出,予亦未知其如何爾。
分類:
作者簡介(張舜民)

張舜民 生卒年不詳,北宋文學家、畫家。字蕓叟,自號浮休居士,又號矴齋。邠州(今陜西彬縣)人。詩人陳師道之姊夫。英宗治平二年(1065)進士,為襄樂令。元豐中,環慶帥高遵裕辟掌機密文字。元祐初做過監察御史。為人剛直敢言。徽宗時升任右諫議大夫,任職七天,言事達60章,不久以龍圖閣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曾因元祐黨爭事,牽連治罪,被貶為楚州團練副使,商州安置。后又出任過集賢殿修撰。
《君馬黃》張舜民 翻譯、賞析和詩意
《君馬黃》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張舜民。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君馬良,乘乘黃。
主君騎著一匹優良的黃色馬。
仆臣御,守法度。
仆人在一旁侍奉,遵守法紀。
乍可三驅失前禽,不可一朝為詭遇。
馬雖然有時可以三次驅趕而失去逃禽,但不能在一瞬間遭受意外的困擾。
假使四牡,項領無害。
即便是騎馬四匹,也能保持頸項的安全。
六轡如組,周旋中規,折旋中矩。
六根韁繩像編織的組織,周旋中保持規矩,轉折中保持準確。
聽和鸞之聲,遵康莊之路。
傾聽和鸞鳥的鳴叫聲,遵循康莊大道。
馬不駭輿,君子安處。
馬不驚慌地拉著車子,君子能夠安居樂業。
如欲登九折之險,走羊腸之阻,蒙犯霜露,跌踢風雨。
如果想要攀登險峻的山路,穿過曲折狹窄之地,經歷寒霜和露水的侵襲,跌倒和受風雨的折磨。
雖使造父再生,王良復出,予亦未知其如何爾。
即使讓造父再次重生,王良再度出現,我也不知道將會如何。
這首詩詞以馬喻主君,通過馬的形象來表達君主的品質和作為君主的責任。詩中強調了君主應守法度,不能一時追求功名利祿而違背原則。馬的形象象征君主的正直和穩重,要像馬一樣穩定而有力地行走,保持規矩和準確。作者通過描述君主和馬的關系,表達了對君主的期望和要求。
詩中還提到了攀登險峻之路和克服困難的意愿,暗示了君主應具備勇氣和智慧,面對各種挑戰和困境時,能夠堅定地前行。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和對未知事物的擔憂,強調了君主應具備洞察力和應對未知情況的能力。
這首詩詞通過馬的形象描繪了君主的品質和責任,同時也蘊含了對君主的期望和要求。它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君主應有的穩定和正直,以及應對困難和未知情況的能力。整體上,這首詩詞展現了作者對君主的理想化形象的追求,同時也體現了宋代社會對君主的期望和要求。
“周旋中規”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ūn mǎ huáng
君馬黃
jūn mǎ liáng, chéng chéng huáng.
君馬良,乘乘黃。
pū chén yù, shǒu fǎ dù.
仆臣御,守法度。
zhà kě sān qū shī qián qín, bù kě yī zhāo wèi guǐ yù.
乍可三驅失前禽,不可一朝為詭遇。
jiǎ shǐ sì mǔ, xiàng lǐng wú hài.
假使四牡,項領無害。
liù pèi rú zǔ, zhōu xuán zhōng guī,
六轡如組,周旋中規,
zhé xuán zhōng jǔ.
折旋中矩。
tīng hé luán zhī shēng,
聽和鸞之聲,
zūn kāng zhuāng zhī lù.
遵康莊之路。
mǎ bù hài yú,
馬不駭輿,
jūn zǐ ān chǔ.
君子安處。
rú yù dēng jiǔ zhé zhī xiǎn,
如欲登九折之險,
zǒu yáng cháng zhī zǔ, méng fàn shuāng lù,
走羊腸之阻,蒙犯霜露,
diē tī fēng yǔ.
跌踢風雨。
suī shǐ zào fù zài shēng,
雖使造父再生,
wáng liáng fù chū, yǔ yì wèi zhī qí rú hé ěr.
王良復出,予亦未知其如何爾。
“周旋中規”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