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邊游女駐香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湖邊游女駐香車”全詩
鞦韆對起花陰亂,蹴鞠孤高柳帶斜。
無數小魚真得所,一雙新燕宿誰家。
故園風景還如此,極目飛魂逐暮鴉。
分類:
作者簡介(張舜民)

張舜民 生卒年不詳,北宋文學家、畫家。字蕓叟,自號浮休居士,又號矴齋。邠州(今陜西彬縣)人。詩人陳師道之姊夫。英宗治平二年(1065)進士,為襄樂令。元豐中,環慶帥高遵裕辟掌機密文字。元祐初做過監察御史。為人剛直敢言。徽宗時升任右諫議大夫,任職七天,言事達60章,不久以龍圖閣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曾因元祐黨爭事,牽連治罪,被貶為楚州團練副使,商州安置。后又出任過集賢殿修撰。
《東湖春日》張舜民 翻譯、賞析和詩意
《東湖春日》是宋代張舜民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湖外紅花閑白花,
湖邊游女駐香車。
鞦韆對起花陰亂,
蹴鞠孤高柳帶斜。
無數小魚真得所,
一雙新燕宿誰家。
故園風景還如此,
極目飛魂逐暮鴉。
譯文:
湖外紅花隨風搖曳,湖邊游女停駐香車。
蕩秋千的人在花影中交錯,蹴鞠孤高柳帶斜。
無數小魚在水中自由暢游,一對新燕歸宿何處?
故園的風景依舊如故,遠眺時,心靈飛揚追逐晚鴉。
詩意:
《東湖春日》描繪了春日湖畔的美景和生活場景。詩人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湖光山色的壯麗景色,以及游女、蕩秋千和蹴鞠等活動的生動場景。詩中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們的描繪,表達了對家園的思念和對自然美的贊美之情。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東湖春日的景色和人物,給人以清新愉悅之感。詩人通過描寫湖外紅花和白花的交錯搖曳,展現了春天的繁榮景象。游女駐足在香車旁,使得整個畫面更加生動有趣。蕩秋千的人在花影中來回蕩漾,蹴鞠的場景則顯示出一種閑適自得的氛圍。
詩中提到的小魚和新燕,象征著自然界的生命活力和春天的到來,它們在湖水和天空中自由自在地活動。詩人以此凸顯了自然與人的和諧共生,表達了對自然美景的謳歌。
最后兩句描繪了詩人的思鄉之情。盡管身處異鄉,但詩人仍能感受到家園的風景依舊,他遠眺著,心靈也隨之飛揚,逐著暮鴉的身影。
整首詩以簡潔而生動的語言,展示了自然景色和人文活動的美妙。詩人通過細膩的描寫,表達了對家園的思念和對自然的熱愛。讀者在閱讀這首詩時可以感受到春日的生機和詩人的情感,領略到自然與人的和諧共生之美。
“湖邊游女駐香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ōng hú chūn rì
東湖春日
hú wài hóng huā xián bái huā, hú biān yóu nǚ zhù xiāng chē.
湖外紅花閒白花,湖邊游女駐香車。
qiū qiān duì qǐ huā yīn luàn, cù jū gū gāo liǔ dài xié.
鞦韆對起花陰亂,蹴鞠孤高柳帶斜。
wú shù xiǎo yú zhēn dé suǒ, yī shuāng xīn yàn sù shuí jiā.
無數小魚真得所,一雙新燕宿誰家。
gù yuán fēng jǐng hái rú cǐ, jí mù fēi hún zhú mù yā.
故園風景還如此,極目飛魂逐暮鴉。
“湖邊游女駐香車”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