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四過洞庭湖”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十年四過洞庭湖”全詩
須信宦游皆有地,十年四過洞庭湖。
分類:
作者簡介(張舜民)

張舜民 生卒年不詳,北宋文學家、畫家。字蕓叟,自號浮休居士,又號矴齋。邠州(今陜西彬縣)人。詩人陳師道之姊夫。英宗治平二年(1065)進士,為襄樂令。元豐中,環慶帥高遵裕辟掌機密文字。元祐初做過監察御史。為人剛直敢言。徽宗時升任右諫議大夫,任職七天,言事達60章,不久以龍圖閣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曾因元祐黨爭事,牽連治罪,被貶為楚州團練副使,商州安置。后又出任過集賢殿修撰。
《北歸再過洞庭》張舜民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北歸再過洞庭》
朝代:宋代
作者:張舜民
我家本住長安陌,
涇渭交流出坐隅。
須信宦游皆有地,
十年四過洞庭湖。
中文譯文:
我家原居住在長安的街道旁,
涇河和渭河交匯流過我家的角落。
請相信,在官員們的巡游中,每個地方都有它的意義,
十年來,我四次穿越洞庭湖。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回到家鄉經過洞庭湖的場景和感受。詩人原本居住在長安的街道旁,但他通過描述涇河和渭河交匯流過自己家的角落,表達了長安與洞庭湖之間的距離。他告訴讀者,他已經在過去的十年里多次經過洞庭湖。
這首詩詞中的洞庭湖是中國湖泊之一,位于今湖南省的洞庭山脈附近。洞庭湖在宋代是一個重要的交通樞紐和經濟中心,許多官員和商人都會經過這里。
詩人通過描述自己的歸鄉之路,表達了對家鄉的思念和對旅途的回憶。他強調了官員們巡游時的不同地方都有其獨特之處,暗示著自己的歸程并非一成不變,而是經歷了多次變化和體驗。
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詩人的歸鄉之路和對家鄉的眷戀之情。通過對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家鄉和過往經歷的深情思念。這首詩詞展示了宋代詩人對家鄉的情感和對旅途的感慨,具有一定的歷史和文化背景意義。
“十年四過洞庭湖”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ěi guī zài guò dòng tíng
北歸再過洞庭
wǒ jiā běn zhù cháng ān mò, jīng wèi jiāo liú chū zuò yú.
我家本住長安陌,涇渭交流出坐隅。
xū xìn huàn yóu jiē yǒu dì, shí nián sì guò dòng tíng hú.
須信宦游皆有地,十年四過洞庭湖。
“十年四過洞庭湖”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